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大马华文考试的隱忧

我已经多次为文指出大马华文考试无论小学、政府国中或独中,骨子里是把母语华文当外文来考学生的,从〈叫华小华文太沉重〉、〈SPM华文没拿1A又如何?〉〈独中华文丟失了什么〉到〈语法的魔咒︰评统考华文试题〉等等,人微言轻,因为是在教育机器之外,要改变撼动那个制式的考试机器你不能只是在外嚷嚷就算了。我们的华文考试不进反退,考倒的不止是学生,而是老师!

谢阳声的〈我教华文也沉重〉(5月5日)回应了我先前的文章,谢君是更有资格倡言他的华文教学改革芻议,他先是华小老师,后来升任国中华文老师,是在主流教育机器內任教,不像我,虽然曾在独中教过几年,更多是以局外人的身份鸟瞰局內的华文教学,不免隔了一层。冷语批评多於积极建言。

上个星期和几位宽中老师吃饭,李老师拿出了一本初中统考华文模擬试题,其中一题是要辨认词类(譬如副词,介词),在场的老师自詡毕业自台湾最顶尖大学,台大、政大、师大都有,仅一位老师猜对,余者皆错,错,错。我有时候甚至怀疑编撰者、出题者(他们大都是在职老师啊)在出每一道题是基於何种考量或原则,诚如我多次讲过的,谢阳声君深有同感,比如SPM华文试卷考的是技术而非语文的涵养,特別是应用文或长文缩短还有披著外文章法的语法。国中华文如此,独中华文亦如此,何耶?吾甚惑焉。

我很纳闷,华社华教很在乎华裔考生在SPM华文拿1A的人数,可是如果你仔细分析试题,我们的SPM华文试题在传承中华文化云云的实际效果在我看来几希矣。

我的观察或许过於狭促,起码代表部分国中华文教学的窘境与困境,以中五的华文为例,它一般每週3节课,每节30分钟,换句话说,每週上1小时30分钟的华文,如果踫上假期,或老师出差等等,实际上课时数就更少。国中华文课文的编选比起独中更偏向美文,不像独中的华文课本大量选入味同嚼蜡的文章,然而国中华文课本最大的缺失是它的课文没有作者的介绍,不知作者生平,文章的歷史厚度被弭平。因为考试不会考作者的背景资料。

只要看看台湾初中或高中的华文试题,其设计与內容既有美感又有歷史的深度。原来文化的底蕴就在文字里展开。

然而更令我忧心的是,国中华文因为一切都向1A看,我的学生告诉我开学至今他的华文老师从未教过课本的文章,课文选入堪称经典古文诗词,譬如《爱莲说》、《六国论》、《岳阳楼记》、《虞美人》等,上课沦为操作课,就是反復模擬SPM华文考试格式在教,我想老师不教课文的原因很多,时间不足,学生没兴趣听,或者仅仅是因为SPM华文考试从来就不考课文选入的文章,考试不考者,何来教之,自扰之。

只是,当我向中五的学生提起一些基本的中国文化常识,他嗯嗯的表示没听过,虽然学生PMR华文科拿A,读的又是理科,国英数理成绩颇好,我却看见国中华裔生对基本“中国文化”的陌生,严重一点是文化断层,和我们宣称传承中华文化不过是“乡愿”的想法,背道而驰!

就算是我言过其实吧,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国中、独中的华文教学的现实面,不能一味批评。

作者:杨邦尼

2 条评论:

BurgerQuenn 说...

原来你是老师啊~
你好啊~杨老师!
可能对老师来说华文没有拿A1是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当异族也拿到A1的话,那我们身为华人的不是很没面子吗?
再说,华文是我们的母语,如果华文没有拿到A1的话,是一件很失望的事.
就像我,我也是没有在PERCUBAAN考试里拿到A1.
我真的很伤心,但是不会放弃的~

我也明白老师所说的意思.
你是指我们学生只懂得华文而不是了解中华文化.
这我非常同意.因为我自己也是一份子.
我身为学生的,大概知道原因吧.
我从小学到现在的高中,我的华文老师很少跟我们提到中华文化的东西的~
就像老师所说的,一个理科生在PMR拿到A,但是他却对英文科比较在行.这可能是现在的父母亲太注重英文了.就像我的爸妈一样啊~

我从老师的文章看来,老师好像很为中华文化担忧.
其实有你这样的老师真的很难得~
希望可以在这里看到老师你更多的文章!

七海货运有限公司 说...

我觉得你们要来中国实习,要多讲你们才会发现你的华文有什么让别人费解.来中国找我吧.顺便有货运的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