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大马人须有危机感

大马和其他国家一样,面对最棘手的民生问题──通膨及粮食短缺;如何减轻低收入者的生活负担,和津贴制及粮食生產息息相关。

如果政府因为津贴一路飆升,而无法支撑,人民將首当其衝;国家无法在短期內增加粮食生產,民眾也势必受到进口粮食价格高涨的打击。

事实上,首相已经表明,政府將会减少和展延一些非紧急性的计划如道路重舖,以便將拨款转移至粮食生產。这意味著,一旦工程停顿,经济成长將停滯。政府提供给各类物品434亿令吉的津贴,如果浪费、贪污、舞弊和走私不受到遏止,比如贸消部州执法主任私运津贴柴油,津贴制將是一个无底洞。石油会有开採完毕的一天,津贴却永无止境。

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必须检討津贴制和粮產效率。目前的津贴是富人和穷人一起享有,所有人都用同一种价格购买必需品,政府补贴有钱人並不合理。

因此,政府应制定一项登记机制,通过內陆税收局、银行资料库、地方组织和村长,让低收入者登记和持卡,每个月通过固定商场购买廉价的津贴必需品,包括白米、麵粉、糖、食油,甚至是免费分发,让目標群直接受惠。

有了这样的机制,政府就无需补贴市场上的物品,为国家节省庞大资金,避免政府財务陷困。

在粮食生產方面,不能再头痛医头,面对问题才重新推行青皮书计划、拨出40亿款项找地种稻。政府在20年前弃农业、发展工业,已经犯错,最好的例子是大马农业大学改名,不再专注农业,因此现在应该把更多资源放在农业的科技开发。

其实,国家並不缺乏人力,与其让失业大专生充当物价监督员,不如聘请他们务农;和平时期的军人也可以耕种、乡村的中老年人也是生力军,问题不是不能生產,而是心態能否改变。

政府也不应捨近求远,忽略现有的稻米种植区稻农的专业能力。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关键在於人民是否有危机和紧迫感,只是政府在紧张,大马人毫不在意、继续浪费,即使政府拨出再多的款项,也如泥牛入海。

作者:林瑞源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