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马六甲毁猪事件后,养猪场再度成为华社关注的焦点。雪州政府宣佈將继续推行前朝政府制定的东目现代化养猪场计划,却遭前雪州大臣基尔为首的巫统党员反对。
猪肉是华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而且养猪业也是华人的传统行业,属经济发展的一环,偏偏有心人大肆炒作,令华社反感。尤其是对雪州猪农而言,东目集中养猪区计划在雪州政府更迭当儿被政治化,不幸沦为朝野政党角力的工具。前马华行政议员庄祷融和邓诗汉讲出事实,坚持该计划已在前任政府的行政会议上拍案通过,应该给予掌声。雪州大臣卡立也斩钉截铁表明此计划势在必行。
也许是碍于宗教敏感因素,导致养猪业似乎成了棘手的敏感问题。因此,部份不负责任的政客將养猪议题种族化、宗教化,甚至是政治化的新闻时有所闻,屡见不鲜。但是,若东目养猪场计划继续闹得越来越严重,吃亏的始终是无辜的猪农。
持平而论,政府似乎对为国家赚取不少外匯的养猪业缺乏应有关注,一直以来都任由它自生自灭,也因此才衍生诸多环境卫生、供应短缺及长肉剂等问题。
养猪业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一直都是紧压在猪农身上的负担。无论从经济、环保、民生、畜牧现代化等角度来看,兴建集中养猪区是项好计划。尽管雪州政权易主,新任雪州政府依然萧规曹隨,坚持落实前朝的惠民政策,是风度的表现。
东目集中养猪场计划引进德国现代化养猪技术,採用密封式养猪的运作方式,再循环养猪场的排放物,作为发电用途;而养猪场使用过的水,则可用来栽种饲养猪只的农作物。这个概念完全符合卫生和环保效益,也正好能够有效解决养猪业者长期面对外界批评污染环境的恶名。
设立集中养猪场能够稳定市场的猪肉价格、自给自足减少外匯流失、有效控制猪只的数量、品质,杜绝奸商使用长肉剂,同时也可预防病症感染。
但是另一方面,集中养猪区也涉及养猪场搬迁、成本高昂,非一般中小型猪农所能负担。州政府在推行有关计划之际,也应制定一套周详的方案,如提供財务补贴或低息贷款,並给予猪农必要的协助和妥善安排,让养猪业在本地健全发展。
作者:叶雪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