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6日星期六

起死回生,抑回光反照?

沸沸腾腾的宾夕凡尼亚州民主党总统初选终于尘埃落定,由希拉丽以55对45个百分比胜出。惟宾州的党代表分配方式并非“赢者全得”,而是依得票比例来决定,所以,希、奥两人分别获得83与73位代表的承诺。

在此次宾州初选中,奥、西两位候选人的选民“基本盘”维持不变。和在月前举行初选的另一工业大州俄亥俄(Ohio)一般,受经济冲击较深的白人蓝领阶级(尤其在工业重镇匹茨堡(Pittsburgh)附近工作和居住者)、女人、常去教堂者、拥枪者等鼎力支持希拉丽;而奥巴马的支持者多为黑人、中上阶级的白人(尤以居住在历史名城费城(Philadelphia)的郊区者)以及首次投票者。

以上这些选民背景取项分析(voter demographic analysis)到底是怎么得以知晓呢?原来美国的民意调查(opinion survey)以及所谓“出口质询”(exit poll)等选举咨询行业非常发达。前者每在投票前数月乃至数天前进行,一般按统计学需求,抽样式访问约一千位可能投票者(likely voters)的投票意向,得到的答案转换为在统计学上误差不超过3至5个百分比的候选人个别受支持率。

而“出口质询”则是采访者们守在投票站的出口附近,同样地抽样访问刚投过票的选民,询问他们刚才的投票取向,所以,在美国的选举中通常在投票站关闭后不久,初步结果即已能被各大电视台相当准确的预测,无须等到所有选票都开了出来方知分晓;而受访者一般亦会被询问其背景资料,故能作出上述分析。在美国一般选民对此等隐名的质询多愿意配合,对另一些(尤其是发展中的)号称是民主国家里,因(可理解的)害怕受迫害而不肯作答或不敢如实作答的民众来说,有其启示作用。

当然,奥巴马周前一时失言,谓一些宾州人“苦涩”,所以,虽在宾州投入了数倍于希拉丽的经费,还是流失了不少选票;就如调查显示,希拉丽在最后两星期才作最后决定的选民中领先。但希拉丽也意想不到,老早已表态支持她的《纽约时报》,竟在宾州选后抨击她把选举“肮脏化”。事缘在宾州初选期间,希拉丽阵营曾播出一套电视竞选广告,把九一一、奥萨马等的镜头交错合成,并旁述“您信任谁来治国呢?”,更有把奥萨马(Osama)与奥巴马(Obama)谐音相似而意图映射之嫌,为人诟病。

有些评论家把宾州一役之捷誉为希拉丽起死回生之机,我却不客气地认为此乃她回光返照之旅!须知,奥巴马虽然没赢宾州,却成功把两人的支持率的距离拉近。就全国来说,奥巴马在已承诺代表中仍然领先,就算希拉丽赢完未来几州的初选,亦不可能超越。而希拉丽最器重的“超级”代表们也必须“观颜察色”,断不能漠视民意而全支持她!

另一方面,共和党的麦凯恩本周也开始把自己和民望江河日下的布什总统拉远,在数年前发生严重水灾的纽奥良市(New Orleans)访问时,不避嫌的大肆抨击布什政府救灾不力!

唉!政治难道就是这样,为了生存,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吗?

作者:胡逸山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