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9日星期二

父母、师长共商时机已到

最近有几宗关於儿童的社会事件,特別让人担心。

9岁的学生暗恋同班女同学两年,为了阻止情敌接近心仪的对象,他使用了“杀”对方的字眼。在训导老师的严厉责备下,他委屈地哭了。男童母亲不满老师的处理方式,报警申报。

在台湾,有两名初中学生因一时好玩,把酒精膏涂抹在四个月大的小狗身上,然后点火。小狗在熊熊烈火中送命,两位肇事者最后在“动物保护法”下,各被罚款新台幣50万元(约5万2000令吉)。

暂且不论上述学生泪水或道歉的真偽;在学生做错事后,家长与学校如何在教育孩子上取得一致的做法,避免把问题延伸到刑事层面,是值得关注及深思的问题。

在爱的教育奉行多年之后,现在的孩子已鲜少在学校经歷挨藤条、铁尺打手骨、双手提水桶罚站等体罚。父母关心的层面也往上提高:孩子的心灵会不会受到伤害?

父母担心子女意识的提高,固然是件好事。然而在事件发生后,父母如何面对、回应学校做出的处罚,也是门高深的学问。9岁的孩子也许並非真正要“杀”人,但如果在做错事的当下,没有以適当的方式进行辅导,谁也不能保证孩子在长大后,不会把这个仇恨转化为行动。

两名受到法律处罚的国中生皆来自单亲家庭,重金额的罚款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最后师长站出来为学生缓颊,他们也愿意当动物保护志工来弥补。不过在台湾社会的挞伐声下,他们仍承受了极大的舆论压力。

究竟该如何教育孩子?父母的慈爱及宽容、师长相对的严厉与谴责,只能换来孩子无辜的眼泪。是时候,让父母及师长为教育下一代共商大计了。唯有双方面的充份沟通与协商,才能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及教育环境。

作者:陈慧娇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