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2日星期二

谈提升阅读风气

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一段经典的故事及歷程。今天要谈的当然是关於世界书香日。这一天对於英国人来说別具意义,因为他们的国宝级老祖宗,文学一代巨匠莎士比亚生於这一天也陨落於52年后同样的一天。

另外在中世纪东北的加泰隆尼亚(Catalonia),也流传著勇士圣乔治屠龙救公主的故事。公主最后赠予圣乔治书册象徵知识与力量。西班牙人遂將4月23日定为《圣乔治屠龙纪念日》。

有鉴於提醒世人关於书本与知识的重要及力量,联合国的教育、科学与文化组织(UNESCO),在1995年正式宣布4月23日为《世界书香及版权日》,主要是唤醒大眾关注阅读、版权及智慧权益的发展。

现今乃是资讯爆炸,一切讲求又快又新的年代。捧起砖头般的书本逐字逐行的咀嚼思考,已被大多数繁忙的现代人所排斥。填鸭式的教育制度鼓励学生阅读的是学校制定的纲要及课程而非其它“不正规”的书本。在此种情形下,想要一般的学子领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顏如意”的意境恐怕是难如登天。

恶性循坏的结果是考试压迫造成的读书动力一旦消失,学子们根本就不会主动去阅读其他的书籍。在他们的印象中读书等於读参考书等於考试。因此,阅读的乐趣难以被发觉,阅读风气也隨之变得低落。

另一方面,读书讲究高度精神的集中及一颗平静的心,方可有效感受到作者的思想,並进一步领略到个中的乐趣。可是繁忙的现代生活,將大多数人的时间化整为零,零散小段的时间很难让一个人好好静下心来好好阅读。因此,不乏见到藏书数量多过看书数量的好书之人。

网络及电玩的普及也是阅读风气低落的导因。网络论坛、部落格、谈天室等都比自己一个人读书来的有趣及多了互动。相较之下阅读则显得是个人化的行为。年轻人甚至是號称国家未来栋梁的大学生沉迷於电玩中早已是社会上见怪不怪的“正常现象”。自己在电脑上扮演英雄人物呼风唤雨当然只比对著文字想象自己是孔子有趣太多了。

其实阅读的乐趣不亚於其他的娱乐,只是大多数人都不把阅读当成娱乐。因此,白白错失了汲取他人智慧的捷径。不喜欢阅读的人其实只是没有发现它的乐趣及带来的好处。改变现有的阅读模式及提高阅读风气,久而久之就会达到潜移默化他人的目標。

这点上,媒体扮演著推动及领导的角色。媒体多报道关於阅读的活动及讲座等肯定为纷纷扰扰的政治新闻或是社会惨事增加另一道美好的风景线。媒体积极推动,只要有好的阅读交流机会,登高一呼哪怕没有好书人站出来响应?

阅读,小则改变个人的命运,大则富国兴邦,任何人都应该拥抱並推广。

作者:辜天財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