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分享政治资源

人民联盟的檳州和雪州政府同一天创下多项大马纪录,其中檳州委任民政党原定首席部长人选之一的李家全出任投资檳城执行委员会主席,而雪州则內定行动党议员邓章钦,为首位马来统治者州属的华裔州议会议长。

行动党主导的檳州政府委任政敌掌高职,公正党主导的雪州政府由华裔出任议长,姑不论李家全或邓章钦是否有实权,但这却是分享政治资源的开端,是继3月8日海啸式大选后另一创新格局,和前朝政府的执政大相径庭!

国阵成员党坐拥数百万党员,政治资源当然不够分配,况且国阵的理念是敌我分明,委任反对党人马在州政府內掌要职,那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反而往往为了芝麻九品官爭得人仰马翻。

同样的,巫统主导的国阵向来一党坐大,成员党要分享多一点政治资源也不易,看看兴建华小课题上,身为巫青团长的教育部长还要冒著党內风险,可想而知其他的政治资源,又怎会让成员党沾边呢?

所以我们看到当年马华的財政部长和工商部长职如一江春水向东流,马华曾担任的马六甲市总监和怡保市长也走进歷史,虽曾要求第二副首相职,但却被视为政治威胁;也因此即便马华在大选中取得再漂亮的成绩,也难有新突破,反而担心一旦大选嚐败绩,在政府中的代表性將被削弱。

政治资源分享的机会越来越少,国阵华基政党的马华及民政党就被族群视为当家不当权,当年爭取独立的崇高合作伙伴地位,如今变成了要仰赖和向巫统爭取族群权益,谁说国阵执政50年不变?

李家全为檳州政府效劳,当然可詮释为违反党纪,但国阵成员党党员在大选中抽同志的后腿,首相甚至指这是导致失去霹雳州政权的原因;然事过一个多月却没採取行动,反而担心引发情绪而按兵不动,如此哪有何纪律可言?如果要对付李家全或质疑他的忠节,那就请像巫统宣传主任莫哈末泰益劝国大党主席三美威鲁一样:“先照镜子看看自己”!

回头说说邓章钦,也许公正党无法一统天下,唯有让出州议长职予行动党,但这已破了马来统治者州属的传统,难道公正党就没有冒著“损害马来人政治利益”的风险吗?1999年大选,若非华裔和印裔选民在最后一分钟煞车,烈火莫熄就差点让巫统丧权,但巫统又可曾更公平的对马华、民政党和国大党论功行赏呢?

2004年大选国阵前所未有的狂胜,换来的是巫统口口声声为让各族分享政权,所以不愿独揽政权,这种带有“政治施捨”口吻的论调,本届大选成了行动党打倒霸权的政治文宣,国阵成员党之间的分享政治资源的天秤倾斜一边,自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李家全的受委和邓章钦的大马纪录,或许是人民联盟的统战策略,但这至少让更多人有机会分享政治资源,並且是不分朝野,而非成了单一政党的政治禁臠;这样的政治新风貌,难道不是人民引颈企盼的吗?

同样的,国阵成员党把女性分享30%政权喊得响彻云霄,还有人提出要政府相关公司拥有15%女性董事为奋斗目標,如今雪州即將出现女副议长、国会反对党领袖也將由女性担任、雪州破纪录拥有4名女性州行政议员,这种应时势而让两性分享政治资源,岂非更胜於过去一再通过提案促请而又没有结果?

本届大选风云骤变,东马成了国阵政权的护身符,结果下议院议长和副议长皆由东马政治人物担任,国阵后座议员俱座部的主席和副手也都让东马人出掌,如果过去奉行公平的政治资源分享,又怎会出现今日必须特別安插官职来安抚沙巴和砂拉越的局面呢?

分享政治资源需適时,好景时应懂得適当的分配,正所谓独吃难肥,否则等到危急时才无奈“放权”,那已缺乏真心和诚意了。

作者:刘益万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