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歉很难吗?
东西方政治人物的认错和道歉方式,似乎很不一样。
西方的政治人物,一旦犯错,大多会公开向人民大眾道歉,並鞠躬下台,以示负责。
东方的政治人物,则鲜有为做错事而公开道歉的,即便道歉了,也死赖不走,拒绝下台。
更糟糕的情况是,不但死不认错,还狡辩到底;或者言不由衷,更遑论甚么道歉和谢罪下台了。
我们的一些政治人物的道歉方式更“绝”,那就是永远以“如果”(例如:如果有令到一些人感到不快)作为前提和条件;换言之,“如果”没有“如果”,那便永远不需道歉了。潜台词是:道歉?太没面子了,连门都没!
20年前,巫统党选引发诉讼,巫统被判为不合法组织,最终爆发大马司法危机,导致6名法官被革职。人民等了整整20年,政府终於承认6名法官对国家的贡献,並决定对他们过去所承受的痛苦和损失,发出善意的退休金作为赔偿。
但是,一句道歉,向歷史懺悔,我们的政府仍然讲不出口。
西方法谚有云:“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j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何况,对其中两位已经去世的法官来说,这个“正义”早已失去了时效。“逝者己矣,来者可追”,金钱的补偿对他们已不是那么重要了,一句“对不起”,把错误的歷史摊开在阳光下审视,警戒来者,反而更有实际的意义。
我们的领袖还欠缺了一点勇气,道歉毕竟还没有成为他们的政治文化,这是欣慰中的一点遗憾。
不过,政府至少做对了一件好事,司法委任委员会的成立有助於减少政治对司法的干预,这对於大马未来的正义,具有正面的意义;如果连这样迟来的正义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可悲。
作者:林明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