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离我们东方人很远,它反而离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很近,我指的不是物理空间的远近,而是心理距离。我想討论的不是近日媒体上那个两极报道关於西藏的新闻,一方是以暴徒的面目出现,中方媒体以“打、砸、抢、烧”形容之;另一边达赖与西方媒体称之镇压。无辜的、蓄意的、造假的、不同版本的“真相”。
“真相”在发生的当下即已消失,留下的是剪辑的画面、影像、耳语与辩驳。发生在3月的西藏事件的真偽或是达赖集团策划还是藏民多年的积郁反抗已不重要,它成为中西媒体新闻詮释权的抢夺。谁主动出击,谁先发制人,谁请君入瓮採访,谁第一时间在现场,站在哪一方的角度拍摄。新闻的突发性与炒作(操作)在此一览无遗。
我想起法国哲人布西亚(Baudrillard)在1991年的海湾战爭说过︰海湾战爭不过是场“虚擬”的电视媒体战。他斥责以西方为主的媒体,矛头指向美国CNN镜头下的战爭画面是经过军方与媒体“设计”的,西方媒体的偏颇与“瞒天过海”的伎俩不是现在才有的,譬如放大镜头针对近日的中国,西藏,奥运圣火的传递,它是美国巴勒斯坦裔学者萨伊德(Said)说的“东方主义”的想像与恐惧。
所以从中国內地到海外华人的群起抵制、抗议CNN、BBC报道的失衡或新闻造假,当中国网民调侃做人不可“太CNN”,我们或许忘了任何的新闻报道有一把“价值的刀”横在镜头后面。不管那是CNN、BBC、TIMES不过代表了英语世界的话语权。
然而,反求诸己,做为华人、中国人(或汉人)的媒体,我反而担心华文媒体的话语权越来越一致,从中国的中央电视台、新华社、香港的凤凰卫视,狮城的联合早报,各评论如出一辙,当我们在质疑西方媒体的报道偏颇(口径一致)时,华文媒体的话语播放更要警醒,媒体的眾声喧哗是不是成为单音的播放。
只是看见近日中国內地与海外华人不约而同的向西方媒体说不,乃至抵制法国在中国的家乐福,我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仿佛那是一百年前贏弱的中国受西方欺压而向欧美日抗议的场面,可是现在的中国比起百年前不是强上百倍之多吗,民族(国家)主义的幽灵重新回来!
民族主义是两面刃,当弱小的国家面对强国时,民族主义很重要,它一致对外,譬如以色列被阿拉伯世界环伺,譬如中国的8年抗战。民族主义在体育竞赛发挥情感的凝聚,在赛场上为自己民族/国家的运动员加油、欢呼、落泪。除外,民族主义很容易就落入国家机器的操纵或服务於国家机器及其权力。
这一波从3月来发生的西藏事件、京奥圣火传递形成中西媒体的詮释战,以及中国民间与政府炮口一致对外,让民族主义、新闻自由、政府和民间话语集於一身,我如履薄冰的看待它的演变与进展。
我们最终谁也不知道西藏究竟发生什么事,以汉语写作的西藏作家扎西达娃的小说《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写到,一位身居西藏的藏族人为何只能通过南美秘鲁的民歌去想像自己脚下的故乡,山谷,羊群,水磨坊,和系在牛颈上的铜玲……现实的那个西藏成为中西媒体詮释的战场,我在小说和西藏流亡诗中读到西藏的真实相。
作者:杨邦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