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槟州这个弹丸小岛,在公路上驾车绝对不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
早晨上班时,私家车、巴士、电单车、罗里从四面八方涌上马路,鸣笛声、汽车喷出的黑烟、噪音、川流不息的马路两面,掺杂着担心塞车迟到上班的心情,驾驶,是一件苦差。
也是早晨的上班时间,无论是驾车取道槟城大桥前往北海,或从北海方向前来槟岛,一样出现长长的车得,驾驶一族最怕这个时候桥上突然发生交通意外或汽车抛锚,因为太多的经验告诉大家,这种意外一发生,就会导致整座大桥塞车数小时。驾车过海,更是一件苦差。
同样的心情,也出现在下午5 时后的下班时段、周五、公共假期,无论是堵在槟岛上的公路,或是塞在桥中央动弹不已,驾驶,是一个梦魇;碰上急事却陷入车龙阵时,驾驶,更会令人急躁、甚至发狂。
不驾车不行吗?当然可以,如果有准时开车、准时载客,让我上班不怕迟到的公共巴士服务;如果有单轨轻快铁,如果有地下铁或海底隧道,我会选择不开车。
但现实中,我不得不自己开车,因为槟城没有准时上路的巴士,没有地铁也没有地下铁,这是现实。让稍微有能力的人都不能不购买车子代步,结果,槟岛在过去三几十年增加的道路面积永远追不上增加的交通工具数据。
结果,1985年通车的槟城大桥也无法负荷庞大的交通流量,上班塞、下班塞、一有交通意外就塞,公假,更塞!
所以你不难想像,当槟州前政府宣布单轨轻快铁、槟城第二大桥及扩建现有大桥计划时,当首相宣布第九大马计划公昭天下送槟3 大礼(单轨轻快铁、槟城第二大桥及槟外环公路)时,常面对塞车麻烦的驾驶族是何等期待计划的落实。
可是呢,从前几年的承诺、送大礼,到了去年中央政府宣布官联公司马友乃德建筑将与中国港湾建设联营建造第二大桥,就像一道曙光,看到解决纾缓槟城大桥交通的希望。
但今天,中央政府却以土地征用、成本高涨及桥梁设计等,决定展延槟城第二大桥计划。
土地征用及桥梁设计等问题,不是在签约以前就应该解决的问题吗?否则,怎么会有签约,又怎么会有动土礼?怎么会有前政府向人民派定心丸,再三强调第二大桥计划动土也动工?
如果已签署的合约也是一个海市蜃楼,我很疑惑,以后还有没有外资敢签约引入资金,看到希望破灭后的人民,会不会再相信当权者的诚信与承诺。
作者:吴慧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