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

前朝大臣出尔反尔

雪州东目集中养猪区节外生枝,原来有人兴风作浪,当日大力推行此计划的人却在今日极力阻挠。

东目集中养猪区原本由前国阵州政府所拟定,并且派遣包括行政议员、猪农、附近甘榜村长的考察团去德国考察最先进养猪法,且连将与德国公司合营此养猪场的本地公司都已“指定”了,可证明前州政府对东目集中养猪区是势在必行。

据考察团员说,在所有团员都没有异议下,考察团乃与德国公司签下谅解备忘录,有关德国公司随后也派人到东目视察,可谓万事俱备。

早已拟定养猪场政策

虽然第12届大选的结果是人民联盟取代了国阵州政府,然而前者还是延续前朝州政府的决策,要落实东目集中养猪场政策,不料前州务大臣基尔却大表异议,他说民联州政府没有顾及宗教敏感,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感受,这计划不宜推行。基尔的态度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何出尔反尔若此?

我国的养猪业始于何时已难考究,惟肯定已有超过百年历史,一向都不曾发生问题,不过在最近这十多年来才有所谓“敏感行业”的说法。

为什么百多年来都不曾引起问题的行业,却在这十年八年才出现“敏感”之感觉?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些政治人物挑起来的话题,最先抨击养猪业的并不是宗教界,而是政治人物;最先提议关闭养猪场的也不是宗教界,是政治人物。许许多多在养猪场附近住了几十年的居民一向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政治人物“提醒”他们,他们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宗教受到“冒犯”,这就是养猪业变成敏感行业之由来。

四五十年前的养猪场大多设在靠近海边的山区,以便采集猪菜、臭鱼来喂养猪只,附近根本没有居民。但渐渐的有人搬到附近来居住,或被开发为住宅区,于是政治人物反客为主地指养猪场污染了居民的空气和水源,要养猪场搬迁,不然就关闭,真是喧宾夺主之事。

尽管如此,然在政治主导下,许多数代相传的养猪场仍须关闭或搬迁,于是集中在一个新地点养猪,避免冒犯别人的宗教的构想乃应运而生。惟各州政府并不认真处理,直到立百病毒事件后,一些州政府才打算拨出土地作集中养猪区。

惟开放式的集中养猪区据说仍会污染水源,且更怕病毒传染,如此几经周折后,终于有引进最先进的封闭式养猪法之议,作为全国唯一先进州的雪兰莪州政府决定率先引进这养猪法也顺理成章。于是与德国公司合营这东目养猪场。

政客玩弄种族政治

遗憾的是当民联州政府要落实这前朝的好政策时,主导此事的前州务大臣却大表反对,他说这养猪场的污染会触犯民众的宗教忌讳,这无疑把最先进的养猪法与四五十年养猪法“一视同仁”。

亲身去德国考察的甘榜村长们都认为此封闭式养猪法可行,其他没有看过封闭式养猪场的人却一口咬定会污染空气和水源,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执意把养猪业种族化、宗教化,所以怎样养猪都不行。

而且从东目养猪场风波中,也让人民看清楚哪一方面才是玩弄种族政治的“高手”。

作者:中南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