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8日星期五

不理智的抵制

抵制奥运者是以人权做幌子,抵制家乐福者是以爱国做马甲;这两者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阻碍与困扰。

近日,中国网上一篇号召大家5月1日不去家乐福购物的帖子被广泛转载和热烈讨论。同时,一条呼吁人们整整17天不去该超市买东西的手机短信也在疯狂流传。这是因为家乐福的大股东路易威登- 莫特轩尼诗集团涉嫌资助达赖,加上巴黎奥运圣火传递时发生的事情,网友们先是开始抵制LV,这几天则换了“靶子”,选择了更容易接触到的家乐福。

老外抵制奥运,让中国人很受伤,确然!这一次,西方政客和媒体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就是没有想到抵制奥运会引发中国普通民众的如此反弹。而且,这种反弹不仅是中国国内,在西方国家的华人华侨也因为西方的抵制而团结了起来。譬如法国的华人就对法国政客和媒体对华的歪曲报道以“支持科西嘉独立”作为反制,如美国的华人租飞机反对达赖在美演讲,如澳大利亚的华人冒雨游行支持北京奥运等。

情绪宣泄乃两败俱伤

就此而言,由于家乐福的大股东是LV,而LV支持藏独,中国人再去集体抵制家乐福。从情感上看,这种抵制是可以原谅的;就如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所表示的,法方应对中国民众合理、合法表达的意见和情绪进行反思。

不过,从理性和和谐共赢的角度讲,抵制奥运和抵制家乐福都是不明智的。

关于抵制奥运的不智,国际奥委会、各国政要和中外媒体已有连篇累牍的宣示,笔者不再赘述。就抵制家乐福而言,就很容易让人和民族主义联系起来。民族主义是和冲动、狭隘相联系的,既让老外更加误解中国,也被自己的仇恨扰乱了自己的心智,是一种两败俱伤的情绪宣泄。

家乐福很多中国员工

此外,家乐福虽是法资企业,但立足中国市场,所聘员工大都为中国人,所售货物也是中国货。抵制家乐福,在造成企业利润损减的同时,中国国内投资环境、财税收益、供货商、家乐福员工的利益都难免受到波及。打别人一拳伤自己三拳,按鲁迅的说法那是“昏蛋”。 “昏蛋”自然是不理智的。一句话,抵制家乐福实际上是用法国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何况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消费自由和自主意识的确立。除非法治和权力的强制,没有人会相信一则抵制家乐福的短信和倡议就能左右中国人的消费行为。中国人曾有过N次抵制“某某国货”的做法,哪一次成功了?

看看中国的市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身上穿的,家里用的,嘴里吃的,耳朵上听的,可不到处都充斥着进口的东西?需要提醒的是,全球化是不可遏止的时代潮流,而中国恰恰是全球化最大的受益国。在中国输进来万国产品的时候,中国的产品也涌进其他各国,这才能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贸易格局。凡是承认WTO规则的国家,任何一国一地对某项商品的抵制,就会造成贸易争端。2006年,美国作家邦乔妮曾尝试着渡过“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结果证明她一家的生活变得极为糟糕。这一试验不仅是证明“中国制造”对世界的不可或缺,也在折射一种全球化的普世原则,外国货对中国普通人的生活同样重要。

奥运不会受抵制影响

奥运不会因为抵制而停办,家乐福也不会由于抵制而歇业;在两种抵制均属做无用功而且徒增双方愤懑的情况下,抵制当然都是愚蠢的。然而,这一次法国人似乎也正从愚蠢走向愚蠢。

在中国人抵制家乐福的同时,法国各大主流媒体,如法国晚报、法国《快报》杂志,《新观察家》杂志,也在讨论是否抵制中国货。这无异于火上浇油,倒是家乐福感同身受,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奥运,反对藏独。

看来,越是愚蠢的抵制,在某些人看来却是绝对的政治正确——抵制奥运者是以人权做幌子,抵制家乐福者是以爱国做马甲;这两者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的阻碍与困扰。前者,既是中西文明冲突的结果,也是国际政治利益博弈的结果;后者,是对前者条件反射式地应急反应。破解这两大困扰,一是靠中国软硬实力的增强占得博弈先机,继续以开放性姿态融入全球;二是要拓宽中国人视野和涵养全球化思维,从狭隘的自我文化倨傲中走出来。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现阶段,理性的态度是宽容这两种不理智的抵制声音,任由其自生自灭好了。

作者:宇文达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