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司法界投诉遭行政一环的干预;司法界本身又是否有自我落力,勇敢抗拒呢?
负责审讯一宗案件的法官,最后以书面判词解释他为什么如此判决的理由,从公众人士看起来,那是法官们的例常工作,但是从内行人、司法及法律界看起来,那是显现一名法官的司法智慧的一份文件记录。
偏偏这种可以让法官自豪的骄傲的荣誉,却被一小部分的司法人员破坏了,着实令人难过和失信心。
联邦法院首席法官拿督阿都哈密在最近的法官大会上披露,司法界竟出现“剪贴(cut-and- paste)判词;他指一些法官竟然剪贴现成资料当作是自己的判词;这更意味着这种判词的内容是完全没有考虑他所审讯的那一宗案件本身确实案情,才作出裁决。他甚至指出,在这类事件中,甚至有人连律师楼信纸的笺头、律师伙伴的姓名、助理及电话号码都照抄下去。
不可思议的剪贴判词
如果发现这类事情,是很难令人想像的;尤其是当司法界面对来自各方的指责和压力,更是令人有雪上加霜的感慨!
一般上,法官在撰写判词时是可以参考其他案件中法官发表的意见和判例,如有必要,也可以在本身的判词引述,以加强或区别其中异同之处。但是拿督哈密所揭露的情况,似乎另有所指,但他却未详加解说。
建国50年,我国司法曾经有过光辉岁月,备受世界的称许。除了其他司法行政、司法独立等因素外,我国法官当年所撰写的精准判词,也是赢得这种荣誉的因素之一。因为外国人是从一个国家法庭判词内的判决素质来衡定一个国家的司法水平,由此可知,一份掷地有声的判词是多么重要。
拿督哈密已把一份判词所涵盖的意义讲得很清楚:判词的内容反映法官本身的知识、智慧、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语文能力、写作风格、思想深度、甚至是整体人格。
撰写掷地有声的判词
哈密表示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法官不能自豪地交出他们的“杰作”?不过从过去的经验,的确是有法官在撰写判词时面对困难,因此才有为法官主办课程,教导法官写判词。要撰写一份四平八稳的判词,困难不是很大,但如果要写一篇内容精准,掷地有声的好判词,就绝非易事,因为那是法官们的心血结晶,一旦完成,的确称得上是杰作。
过去的一些流言及指责,现在由首席法官本人亲口一一说出。
他说,这些人都犯了不当的行为,甚至可能助长贪污和舞弊。涉及这些行为的人,那里称得上写判词呢?更不用说好的判词。
其实,一份判词发表后,占利的一方固然高兴,失利者有时会怨言多多,因此,法官在撰写判词时,只有唯一的标准,那就是“大公无私”!只有这个像垂直线的标准最后才站得住脚,任何的偏差,只会制造真正的不满和愤慨,永无休止。
法官须捍卫其独立性
面对各种指责,公众人士信心动摇,司法界除了期望舆论的大力扶持和建议纠正外,本身“自强不息”,应是重要的自救办法。长久以来,司法界投诉遭行政一环的干预;司法界本身又是否有自我落力,勇敢抗拒呢?
在三权鼎立的原则下、司法、立法和行政应是互不干预的。首席法官呼吁政府不应干预法官的裁决,而法官若受到干预也必需站稳立场和拥有足够的“定力”,抵抗任何企图干预其独立性的行为。
“要看法官本身是否有足够的定力来保持其独立性”——他这句话显示,法官本身也应该负起责任,通过判词和裁决捍卫其独立性。
作者:啸天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