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统终承认敦马和安华的杀伤力了。
论当今政坛,两大犀利的角色,要数敦马和安华这一对政坛冤家。
一个是已下台的过气人物,另一个是在野,且大选不能上阵的政治人物,却把当今在朝权贵给比了下去,喊上喊下影响政局,是大马半百年政史一大奇迹。
论敦马和安华,谁又比较领风骚呢?
在我看来,安华政史上的功绩,会比敦马胜一筹。
敦马还是很“封建”,思想总逃不出狭窄框框,不是“钦点”纳吉上位,便是指点伯拉,俨然是个“太上王”。
虽然敦马在位时曾提过“国阵党”概念,把所有成员党解散,成立一个多元种族性的大党,可惜只得个讲字,便下台求去。
安华就不同了,不是“得把口”讲爽而已,还把它付诸行动,把不可能天盖地,筑成两线模样,否决国阵三分二优势,拿下5州政权,跟国阵对着干。
安华在大选前的弱小公正党,可以把两头尖尖各走极端的火箭和回教党,组成人民联盟,并说服回教党放弃建立神权回教国,改为福利国,三党桃园结义,化腐朽为神奇,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如此雄才大略,让人想到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政策。毛泽东理论划过天际,改变一叶海棠命运,国共合作,求同存异,枪口对外打日本蝗军,展开八年抗战,最胜利归毛泽东。
毛泽东的功过也许已盖棺论定,但安华的政途犹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通过手中一票,取得政权,也许还要4到5年,但是很多人都希望安华再走下这段长征之路。
大马的政局,由单一种族为主的政党执政,偏激言论响彻云霄,令人反感。够了够了,该是时候有人像摩西似的,带领马来西亚走出一片蓝海!
两线之路己走到半途,最怕安华打道回府,有人献议回朝封相,这对他也许是一步之遥,也没有背住公正之名,走那千山万水多元政党路漫漫的辛酸,但可是令支持反风之士失望透顶。
既然民联和国阵已逐渐形成楚河汉界,壁垒分明,这场民主之役就该在选战中决高低,完成大马前所未有的政党轮替制,“吃加料”之流才不会借尸还魂。
安华要名留青史,胜过敦马的似马非马,数风云还看今朝正念。
作者:胡锦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