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國共產黨共青團的《中國青年報》批評此刻各處引發的罷買法國美國貨行動“不智”。
本來,民間的反法國反外國媒體情緒,北京當政者一直保持靜觀態度,亦視這時刻的民間熱情,是愛黨愛國表現,更有助政府力抗外壓。
不過,共產黨所屬的報紙開聲糾正罷買行動,認為是不智之舉,還勸告民眾愛國得愛得有理性。意味著中國最高領導層著手處理這場愛國行動,不想民眾情緒演變成批評時局甚至成為另一次類似1919年五四抑或1989年六四那樣的政治潮。
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掀起反日潮,罷買日本貨,最后發展為民族自強爭取自由的五四運動。
1989年4月,傾向民主思潮的前國家領導人胡耀邦逝世,北京學生以追思開始,引致6月4日天安門的反貪污和要求民主自由的六四流血事件。
適度的抗拒外來壓力,即使明顯的有特定政治用心,在北京當政者看來,是有利的團結與一心抗外的好材料。但是,民眾在未來經黨官方面許可而推動愛國抗外的大行動,情況不受共產黨及官方操控,是共產中國當局不願見到的一個可能最后危害共產專制的“壞”活動。
自從六四事件來,中共就不搞大規模的群眾活動,避免民眾情緒失控,變作批評政府及要求政治自由的反抗浪潮。
距離5月4日的五四運動紀念日有兩星期,六個星期之后就是6月4日的六四敏感日,如果此刻的愛國排外情緒不加以鎮壓冷卻,怕會變成當年六四的重演。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