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222名在本届大选中受到人民委托的国会议员將宣誓就职,正式肩负起为民请命的责任;儘管宣誓地点依旧,不过朝野势力明显消长。
失去三份二多数议席优势对於国阵政府来说,犹如当头棒喝;过去50年来以国阵为主导的国会不能再轻易、仓促地通过新法案、修改法令甚至修宪,政府未来在这方面將面对更大的阻力。
回顾以往国会的开会情形,除非是遇上要修改重要的法令或修宪,否则只有在每年一度由国家元首主持开幕的会议上,才会见到逾200名议员出现的壮观场面。在平时的会议上,每天平均只有四五十人出席会议,人数少得可怜!
为了避免重蹈覆彻,身为国阵党鞭的副首相纳吉已发出警告,国阵国会议员务须出席国会会议,否则下届大选时將被淘汰。
这其实并不是新规定,只是大部份国阵议员向来都仗著人多势眾,看准在野党议员在客观环境下无论如何都无法反对政府所提呈的法案,因此经常都疏於职责,没有真正在国会里为民请命。
对许多民眾来说,法令的修改或通过与否、研究法令字眼等是件枯燥乏味的事,但这往往却对大家的日常生活有著深远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这方面,代表人民的国会议员在辩论法案时的参与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法案在缺乏充份被討论的情况下通过成为法令,日后再来后悔已无济於事,更何况要修改法令也不容易。
当然,出席的议员人数並不能与国会的辩论內容是否有素质划上等號。有时候,一些国会议员纵然出席会议,但只是充当花瓶角色,拜“沉默是金”主义,或甚至是以辩论之名,行人身攻击之实,都在爭吵些跟辩论课题无关的內容,这类议员未来必遭唾弃。
不论是在朝或在野党议员,人民希望看到的不只是“量”,还要有“质”的表现,冀望新一届的国会议员在受到人民委托后,不管是凭实力打败对手的也好,还是受到幸运之神眷顾中选的也罢,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內尽量学习、提升自己,尤其是国会新手,更不能以“我是新人”、“不知道”、为藉口而宽於待己。
作者:孙礼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