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23日星期三

谁在抵制家乐福?

从上週末开始,中国大陆开始流行起“抵制家乐福”的行动。號召群眾到家乐福店门口示威、“不转发就不爱国”的简讯在手机里奔走流窜,旋即在合肥、重庆、武汉、昆明等內地大城市发生效应,激动的人群拉著布条,衝著那些走进家乐福购物的同胞们喊口號,甚至在家乐福的外墙,贴上文革式的声討大字报。

作为奥运举办城市的北京,想当然尔,当地的家乐福应该是危机重重了。无独有偶,笔者上週五也糊里糊涂地去了一趟中关村的家乐福。中关村是北京的IT商品集散地,天天都是车水马龙水泄不通。不知道是受了“爱国”风潮的影响,还是非黄金时段使然,週五下午的家乐福里人潮確实没有平时週末多,收银台前没有人龙,手推车可以自由穿行於栏架间,但如果不当心,三五秒內还是会撞到人。

当然,在家乐福里购物的不只是外国人,绝大多数的顾客也和家乐福的职员一样,是如假包换的中国老百姓;商品架上摆放的,即使不是中国国產,也是在中国製造的“外国货”。里头最“法兰西”的或许就是那一柱柱的法国长麵包了,但即便如此,里头搓麵团的也是道地的北京师傅。说起家乐福烘焙部的麵包,其公认的正宗美味是中国诸多超市和西饼店所不及。与此同时,在一般商场难得一见的各类牛油果酱乳酪火腿,这里也是种类齐全,对於早餐吃不惯烧饼馒头的笔者来说,就是桃花源。

中国的家乐福,商品齐全价格合理,质量保障和售后服务也较佳,整体形象比起一些中国本土超市要好的多。从90年代后期开始,家乐福、沃尔玛、易初莲花、百盛等外国超市先后涌进中国市场。当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市场饱和之后,再转攻內陆城市。以家乐福为例,截至2008年1月15日,它已经在中国37个城市开了112家分店。

与率先改革开放、市场竞爭相对激烈的沿海城市不同,当这些外国超市进入內陆城市时,他们很快的在当地佔据垄断优势地位,把原有的本土商场和超市打得溃不成军,恨得牙痒痒。正是由于家乐福在內陆城市的“显赫”,使得那红蓝箭头商標格外显眼,自然也成为了这一轮“反法爱国”行动最大的靶子。愤怒的地方商家和不满社会现状的民眾,再加上有组织有热情的学生,从店长到扫地阿婆都是中国公民的家乐福成为“爱国”群眾的出气筒,会在內地被群起抵制,一点也不奇怪。

据报道,就在笔者买面包的隔天,北京某间家乐福也发生了抵制事件,只不过在警察的眾多路障下,闹了半小时便作鸟兽散。学校里,学生工作部门不断教育学生们,要专心唸书上课,用学业成绩来报效国家。只有让北京很和谐,奥运才会很安全,人们才没有抵制奥运的理由。

有传言说上海的家乐福將在劳动节期间办促销大减价,如果北京的家乐福也效法,笔者倒想看看,那天究竟会是购物的人多,还是示威的人多?私下瞎猜,该是四出巡逻的公安最多吧。

作者:草斜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