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文化评论家宋国诚,谈政治理论家汉娜艾伦特的“反平庸”革命论。 面对“艾克曼大审判”,艾伦特写下了发人深省的《艾克曼在耶路撒冷》(Eichman in Jeruselem)一书。
艾伦特在书中,分析了人性的“平庸”,如何成为历史灾难中,造罪恶的媒介。
在艾伦特看来,被世人视为冷血杀手的艾克曼,并不是什十恶不赦的妖魔鬼怪,他不过是个普通的、平凡的,和你我长相相差无几的人。
艾克曼之所以签下“最处决”──屠杀犹太人的命令,是出自一个再平常也不过的动机,那就是服从。
艾克曼之所以犯下天大罪,是因为他根本“不思考”,他只是像机器一般顺从、麻木和不负责任。
“平庸”是指一种“无思性”和“无判断”,是一种深植人性中,对道德的轻率、逃避和扭曲的“反人性恶性”。
通过对审判的亲身观察,艾伦特对“邪恶”有了更深的体会。
不是高深难懂现象
邪恶,不是什卑鄙到超乎平常的东西,也不是什高深难懂的现象,它只是一种人性,一种肤浅到无视他人的痛苦、轻信崇高的谎言、对是非善恶的分野无动衷的人性。
在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记录:人民被出卖了,只为了服务一个党,或只因为权力中心内的一个人,或几个人的错误决定。
投身入食人鱼般的权斗世界中的人,眼里看到的,永远只是昨天,没有明天;只有清算过去,不懂创造未来。
权斗,始自报复;过程,是一场场记忆与遗忘的斗争,一次过的报复式追杀。
权力转移的号角响起了,由远至近,高亢凌厉,撼动着平庸的信徒。大家正接受着一次集体催眠,听从权力者的指引,展开集体报复。
地狱之门即将被开启,必将有人被出卖,成为下一个牺牲者,就看权力之匙,最终落在谁的手上。
宋国诚在他的评论中,写下了一句令我反复思考的话:“报复永远不会等正义,人们若不能体察平庸之恶的本质,正义就永远不会到来。”
作者:甄子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