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6日星期五

星洲简讯无关诈骗

中国四川地牛翻身的第2夜,星洲日报总社文教部,电话铃声在下班时间已过时分,此起彼落响起。

“你们这个简讯是做甚么的?”每一通电话都充满疑问,巫裔、印裔及华裔同胞都不解为何会收到“星洲日报呼吁大眾为中国四川地震捐款”的简讯。

接电话的人一头雾水,只能任对方气呼呼的盖上电话。

在陆续接到数通友族同胞电话之后,终於有通电话是由华裔读者打来。经耐心询问后得知,原来他在一天內就收到6通呼吁捐款简讯,讯末还写上星洲日报文教部的联络电话。

“你是哪里人?”负责接电话同事的华语过於標准,引起了对方的猜疑。

“我是马来西亚人,”副文教主任叶伟章错愕回答。

“我觉得你口音怪怪的,你们怎么会用简讯叫人捐款?”儘管已请对方购买一份星洲日报,以核实捐款详情,对方还是选择结束了通话。

显然,在他的认知里,这是一通与诈骗有关的简讯。

他不是星洲简讯的订户,怎么会收到与星洲相关的简讯內容?经查,有以下两个可能性:

1.捐款简讯传给星洲简讯订户后,订户代替星洲广发出去,希望能呼吁更多友人捐款。

2.电讯公司系统出现问题,將指定给订户的简讯,散发给各电讯用户,导致各族同胞都一一接获简讯。

如果这些捐款简讯造成你的困扰,我谨代表星洲日报跟你说声抱歉。读者不轻易相信简讯內容,这证明大家已经拥有防范意识。

如果你想確认捐款资讯正確与否,可依照简讯上电话做更详细询问;如果打通的电话仍让你存疑,请勿轻易相信。建议你可到报摊购买一份星洲日报,透过翔实的新闻报导,相信必能让你相信:我们秉持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心情,紧急为四川大地震及缅甸风灾进行募款行动。

作者:陈慧娇

四川大地震

●生命何其珍贵,但一场山崩地裂的地震却残酷地夺走了1万余人的性命,另8万人生死未明,人间悲剧莫过於此!(沉吟.霹雳)

●天灾难防,横祸频传,珍惜当下最重要!(鸣思.霹雳)

●使人难以忘怀的天灾和人祸,只相差那么一天:5.12和5.13(013-677xxxx)

●中国四川大地震,废墟中那一具具小孩尸体的照片,令全世界有情人莫不同声悲叹!(枯灯.曼绒)

●说“我们在与天斗”是不適合的,我认为灾难是上天给人类的一个考验而非斗爭,就是自大以为可和天斗才会引来灾难。(012-306xxxx)

马华/综合

●国阵势力大减,马华拥15国席可起牵制作用;马华领导层应好好利用现有优势,为华社爭取更多权益!(枯灯.曼绒)

●无论三人小组的传闻是否属实,马华坦然地成立独立调查团调查对总会长不利的指责,及传召总会长应讯已是大马政党史上一大进步。(012-649xxxx)

●马华再勇於內斗,势將面临步入歷史成为陈跡的危机,遭华社唾弃!(念芳.霹雳)

●2008年JPA奖学金为什么只照顾富家子弟而忽略贫穷学子,为什么大马教育制度这样不公平?(绝望.砂劳越)

●如果不是国阵议员高傲不理民盟发出的问题,也不会搞到互相谩骂的情况。(权.雪州)

●新政治格局未能带来改变,物价飆升,民眾负担愈来愈沉重!政府应严正看待问题,为老百姓谋求更美好的生活。(思凡.霹雳)

●缅甸救援工作应协助本地工作灾民的家属;让他们渡过难关;异地失家园的伤痛,让我们看到责任。(顏健业.柔佛)

●灵鹿后座没有安全带,现在是时候检討后座无安全带车辆是否应该停驶。(016-665xxxx)

●立法强制青少年工作才能解决飆车党问题。(Rm.霹雳)

●国油10年花5亿搞交响乐团?呼吁政府把钱花在有真正经济效益及实际的地方,大部份老百姓在受苦呢!(报应.马六甲)

●如果商联控股事件能成功推倒財团控制的现实,减少华社利益被剥削,干扰一下华社和谐是值得的!(016-665xxxx)

●我同意王国丰对教总主席代表性的看法,教总应检討其过时章程,不应让已退休者继续领导,这完全不符合民主制度!(清逸.檳城)

●无论如何,卡巴星这火箭党主席已令刚展露头角的民盟添了不少麻烦,希望他会冷静自制,政治圈內不只有法律,还有处事智慧!(晓事民.甲市)

●阿兹沙促公佈林甘短片报告,若短片真相能够推动大马司法独立,政府应该无惧地公告天下,实现推行司法独立的诺言。(正气.马六甲)

●副总警长:警察不可取不义之財,人民对此事已司空见惯,视若无睹,天知我知地知你知。(护国公.马六甲)

●即將成立的反贪污委员会仍归首相署管辖,同时並无检控权,要扑灭贪污风气,难矣!(思凡.霹雳)

●首相:我国石油还能开採22年。促请政府努力栽培自力更生的大马人,不然纵使有再多的金山银山,都会坐吃山空!(大伯公.马六甲)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爱民如子的温爷爷

他在第一时间身先士卒,在大地震发生后数小时,便马上奔赴前线指挥救灾。

在抵达灾区后,爱民如子的他爬上破损的建筑、手拿扩音器高声喊话,热泪盈眶地安抚伤心的灾民和孩子,並且在雨中实地视察被掩埋在废墟里的小学生们的情况时,大声地告诉孩子:“我是温家宝爷爷,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

看著一群失去依靠的孤儿,他好心疼,並略带哽咽对一位小女孩:“你別哭,你放心,政府会管你们的。”这一番充满感情的话,让许多人眼泪夺眶而出。

面对灾情严峻,他心急如焚,並向解放军下达“死命令”,不管有多大代价,也必须进入震央汶川,冒雨进行救援工作。

他还因为过於关心灾民的安危而忽略了自己的安全的消息。据报导,他这次在都江堰一间学校现场指挥救人时,曾经摔倒而受伤了,还把要给他包扎的医务人员推开了。

这就是有平民总理之称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每次国家面对灾难时,不论是中国民眾,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都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的身影,以及他真情流露和坦率的一面。

温家宝以身作则应对灾难,不仅温暖了灾民的心,也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和炎黄子孙。因为他的出现,灾民知道政府永远和他们在一起,绝不会放弃他们;灾民脆弱的心灵,也因为他激励人心的话而看到希望;救援人员的士气也因为他的喊话而奋亢。

看到这位66岁的老人不眠不夜在灾区四处奔走,以及温馨感人的举动,让我们为中国有这样一位爱民如子的总理而感到欣慰,但我们也希望他在前线指挥救灾和看望灾民时,注意自身的安全,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中国需要他,他不能倒下。

作者:朱运健

新闻自由vs全民共业

大选前后媒体对新闻的处理、淡米尔文麦卡奥赛报章准证短暂被吊销、新闻自由指数的下滑、资讯自由草案的提呈、朝野议员对印刷与出版法令的爭议,“新闻自由”这个议题,犹如戏班当家花旦出场一般,或让大伙鼓噪,或让大家热烈地討论起来。

眾所皆知,近年来资讯与网络媒体的革命,推进了媒体自由与开放的新疆界。新闻自由指数,已成为一个国家民主成熟度的重要测量指標。而今崇尚媒体自由与开放,更是新时代的普世价值。

隨著时代进步与资讯发达,我国的媒体管控制度,早已为人詬病。相关法令不只不符合时代的需求,也不符合国家民主制度发展的要求;它对媒体的强力箝制,同时造就了我国媒体汲汲营营的心態。现有惩罚性的媒体管控机制,是部长说了算;缺乏有效及透明的申诉管道的同时,也不受司法覆核制约。这是行政权过度膨胀及缺乏制衡的典型例子。

当然,媒体自由不能成为一个绝对存在的概念。一如权力般,绝对的自由亦可能带来绝对的破坏。媒体既然有魔法般的影响力,就必须接受有效的制约,以免成为一匹无法驯服的脱韁之驹。对媒体適当的管理,也是任何当政者的责任,以確保新闻自由不被滥用。

我们不能再合理化政府行政权力的膨胀,或接受官方的一言堂;同样的,媒体完全自由而毫无管制亦不是办法。那总得寻找一个適当的平衡点。因此,有者提出应该倣傚先进国的媒体自律监督机构,让业者以专业自律的方式管理本身的行业。此建议虽无新意,而选择自律监督机构的成员也不容易,但总比一言堂来得有水准,更进步。

即便如此,我们还得谨记我国特有社会结构与政治生態,50年种族政治的包袱还需要时间消化与改变。

国內各源流媒体,除了国家政策及官方说词之外,无论是基於商业或政治利益的考量,还是为了迎合传统读者市场的需求,所报导的重点也不尽相同,所关心的课题也是南辕北辙,缺乏交集。一如华文读者视马来源流媒体为鼓吹马来极端主义的先驱,马来社会亦同样对华文媒体的报导充满偏见,尤其是各族群对宗教及族群课题的爭议,有著完全迥异的立场,亦是不爭的事实。

或许,国內各源流的媒体,应適量报导其他族群所面对的困难与他们的期望,以增进族群之间的谅解。此外,各源流媒体也应加强全民共业,报道共同关心的课题,这將有助於避免各族群对同样的事件或课题,陷入先入为主的偏见。例如贪污,它並不只是局限於公共领域,私人企业界亦比比皆是;被打家劫舍的对象,不仅是单一族群,穷困的农民还包括郊区的各族群国民,城市里的贫户並无色彩的分別,輟学、就业、通膨、生活压力、环保、医疗保健等,无一不是全民共业。

作者:顏炳寿

公开完整司法录影

林甘司法短片”拍摄者罗国本的父亲罗美樺证实,当晚罗国本所拍摄的完整录影全长1小时半,而所曝光的40分钟司法短片,仅为录影全长的三份之一。他指出,前副首相安华稍后所披露的第二部份短片,同於当晚摄录,而在其记忆中应是在首个片段之后的十数分钟才拍摄。

这样就引起很多很多疑问了。原来,我们所看见所观赏的林甘短片,並非是完整版,甚至只是完整版的一个小段落而已。而林甘听到这样的消息,相信心情一定起伏不已,毕竟所谓的“司法短片”,其实并不短,而且是挺长的。

如果就那么一个段落,已经揭露了如此多的司法弊端,那其他片段,就真的令民眾很感兴趣,因为也许更多意想不到的內情,都包括在其他內容里头。

那么,到底罗美樺何时会將其余的部份公诸於世?当然,从政治的层面而言,罗氏必然会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时机,逐步把“长片”切成“短片”,逐步揭露。而从人民利益的角度,把完整的录影公开,则是理所当然的。人民应当有权利知道,到底发生在完整录影內的“剧情”,又会有怎样的发展,以及还有谁涉及。从司法改革的观点,公开录影更是义不容辞的,毕竟需要知道更多的弊端与涉及者,才能去除祸患,从而加速司法改革步骤。

人民都在等待这个司法录影,何时將完整呈现出来,让涉及者无地自容。罗美樺应不会让民眾等太久吧。

作者:翱思

怀念沙吉纳

绝大多数的人恐怕都不知道沙吉纳.陶蒂(Sakina Daudi)是谁。在2004年10月5日国际教师节,沙吉纳曾受到世人的推祟。

沙吉纳出生非洲中部的马拉威,家境极贫,在家中7个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完成中学教育后,为了避免失业,她申请进入师训学院就读。肄业后,便开始到首都的一间小学执教。

执教地点虽在首都,可是碍於该国之穷困,沙吉纳的教学地点是在没有屋瓦的露天场地上课。学生们上课不是坐在石头上,就是坐在灰尘满佈的地板上。常年日晒风吹雨淋,自然不在话下。

沙吉纳的班级人数超过60人,教学资源缺乏,仅有的只是一块黑板,再加几根粉笔。就是学生,也只能每五六人共享一本课本。

沙吉纳身为教师,薪金微薄,每月仅赚取约150令吉。虽然教学环境与薪金均不如人意,她的教学態度仍很积极,也尽本份。

沙吉纳后来不幸染上爱滋病,40岁不到便与世长辞。其实,像沙吉纳这样的人物,在该国並不算少。她之所以在2004年的国际教师节上被广为纪念,乃是要唤起人们对师资及教师的重视。

无论从教学环境,或教师福利,我国为教师提供的,当然比这个穷国家好。可是若以此为满足,而不敢向其他先进国攀比,恐怕就不长进了。

教师今天还面对“三多”:纸上作业多、不务正业多、非专人才多。所谓纸上作业多,恐怕不必细表,大家已经心知肚明,这天填调查表,明天写报告,没完没了;所谓不务正业多,正式与非正式皆有,又收费又校內外兼职,一人当好几人用;所谓非专人才多,即当教华文的跑去教英文,当教书的跑去管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沙吉纳其实並没有什么特別,她在教学上会面对困难,在生活上也有个人问题,但是就与任何其他教师一样,她是个平凡人。大部分的教师,都做不到孔子,或苏格拉底,或近代的中国教育家魏书生,或李镇西,但是至少能够做到像沙吉纳那样的教师:把本份做好。

教师节又来临,教育部若是能够更为体恤教师,减少教师无谓的工作量,让教师重新站回教育的中心点,那就功德无量了。

作者:罗盛威

停止玩弄政治避免外资却步

马青总团长兼卫生部长廖中莱促请公正党顾问安华不要再玩弄政治伎俩,製造国家政治不稳定和政局困扰,导致许多有意到我国投资的外资还在观望,最终损失的是全国人民。

原则上,我对廖部长的呼吁作毫无保留的赞同。其实早在4月16日我已在《言路版》写了篇题目为〈催生新政权非人民意愿〉的文章,用意不外如此。

同时,我也对廖部长的以下意见有所共识:一、眼前最重要的是全民打拼经济,確保国家经济不断起飞;二、我国急需处理更多的国际课题,如通货膨胀、油价、食品危机。这些都是由世界因素造成。谁继续玩弄政治,谁就將被人民唾弃;三、人民应在这个时候看得更清楚,是谁在製造政局困惑,只是立场不同,看法不一。

然而,我认为廖部长对一些事態的描述出现显著偏颇,有商榷的余地。借此抒发己见以正视听:

一、安华一再透露其催生新政权的意愿。这口风有如杯弓蛇影足以造成外资暂且忐忑不安是不爭事实。但只把矛头指向反对党则有欠公正。此情此景国阵也有必要当机立断对其党內的一些负面因素尽早摆平,否则將形成“龟笑鱉无毛”的笑话。

其中如:(一)大选结束已超过2个多月了,巫统的內斗似乎越演越热;(二)东马议员炮轰党中央对他们的歧视,要求首相尽快重组內阁;(三)国阵成员党间和个別党內都出现泥巴战。一些来势汹汹的改革份子掀起炮声隆隆、无止无休。相对来说,外资却步,国阵也同样难辞其咎。

二、廖部长的声明:“儘管丧失三份之二国会议席,国阵还是以君子风度接受人民裁决……”,我觉得这“君子风度”的字眼颇有掩人耳目之嫌。如:(一)失去州政权后,即刻修改游戏规则,否定人民意愿,缔夺了州发展拨款权力;(二)中央成立本身的旅游部,美其名为良性竞爭,实际上是分庭抗礼;(三)到今天为止,马诺哈兰还在內安法令下扣押在甘文丁扣留营。若在“君子风度”大我精神下,把马诺哈兰当场释放乃义不容辞。既然人民已经明確表態,在他缺席情况下竟然以绝对多数票当选,此情此景,以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罪名”近乎强词夺理,难以服眾。

廖部长言之有理,各別政党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没完没了的口水战只会严重拖累我国经济。这些年来,首相一直苦口婆心坚持要听真话,而人民也在308那天以强烈的真话回应。要尽心尽力贯彻真话精髓有赖智慧和勇气,遗憾的是,这两点都不是我国政治人物的强项。

作者:谢明意

向中国学习危机管理

中国四川省发生大地震,举世皆震惊其惨重的人命伤亡和经济损失。若根据中国管理学专家滦福田提出的危机管理6F原则来检测四川大地震后的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中国政府其实反应相当敏锐,值得我们借鉴。

危机管理6F原则是指Forecast(事先预测)、Fast(迅速反应)、Fact(尊重事实)、Face(承担责任)、Frank(坦诚沟通)和Flexible(灵活变通),现在就根据上述原则来笼统评论。

中国疆土广阔,天灾频繁,民眾普遍拥有一定程度的危机意识,学校也极重视防灾防震的教育工作。四川地震发生时,除了接近震央的学校难以倖免之外,其他邻近省份的学校皆反映出高度的危机处理手腕。在统一指挥下,在8分钟內迅速有序地安全疏散撤离3个楼层600名学生,没有平时的防灾教育和演习是做不到的。

在对外沟通方面,速度最重要。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作出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立即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工作,解放军总参谋部的应急预案立即启动。另外,扑灭谣言速度也很快。当时有传言北京当晚將发生余震,闹得人心惶惶,但国家地震局及时公佈有关传言不实。从地震发生到信息发佈,到启动应急预案、抢险救灾、扑灭谣言稳定民心,所有这些工作都在两小时以內启动。

中国当局也尊重事实,与媒体的互动更趋向坦诚沟通,一改几年前沙斯肆虐期间的官僚封闭作风。大地震后中国当局积极发佈灾情和救灾信息的做法取得成效,相对透明和及时的灾情信息发佈,使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的地震没有造成明显的社会恐慌,各地秩序基本正常。各大媒体也几乎不停顿地发佈最新伤亡数字和救灾消息,各地大学生和民眾也纷纷捐钱或献血救人,全国呈现出团结一致抗震救灾的社会氛围。

过去的几次大型天灾已显示中国政府的善后处理工作更趋成熟,尤其是对付那些需要承担责任、在天灾中造成额外人祸的负责人。无数的歷史事实证明,人为造成的人祸往往比天灾更恐怖。

1998 年长江洪涝期间,前总理朱鎔基在九江大堤上大骂洪水冲垮的大堤是“豆腐渣工程”,隨后就整治和处决了一批参与“乾捞”的地方官员。灾害可以检验建筑物安全程度,也可检验官员、建筑承包商和相关人士对社会的负责任程度。这一次震出了一批豆腐渣工程,小孩在崩塌的学校废墟里丧命的惨状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网上也出现“杀贪官以祭亡灵”的愤慨言论。相信北京当局在救灾工作进入尾声后就会处置这些人以平息民愤。

总的来说,中国救灾方式更趋向灵活变通,与缅甸军政府令人震惊的行径形成鲜明对比。军政府对外国援救人员满怀疑虑,却又没有能力去帮助伊洛瓦底江三角洲150万面临飢饿与疫病的人民,在风灾发生一个多星期后仍拒绝外国援助工作者入境,连联合国秘书长和多国领袖都看不过眼,同声谴责缅甸军政府处理风灾反应迟缓。
我国虽处於地震区和风灾区之外,但政府仍有必要学习中国政府的危机管理,以提升局部地区的水灾、海啸、森林野火等自然灾害的危机处理能力,並把人祸的因素降至最低。

作者:甘德政

灾难当前的谅解和宽容

幼儿园老师瞿万容,在学校的水泥墙壁倒塌之际,用身体挡著围墙,保护抱在怀里的一名小孩。

老师死了,孩子活了。

这是大地震中,许多感人事蹟之一。

瞿老师之外,还有眾多的捨身救人的英雄、赴灾区支援的自愿人员,以及自动自发捐献金钱物资的人们。

这一刻,没有人是为了自己,大家都是为了他人。

灾难当前,人的力量相对微薄;但是这一群人,却把人的形象放大了。

在最困苦的一刻,人性至情至美的一面,才会展现出来。

同样的,一个国家面对灾难的时刻,也突显国际间人道精神的光芒。

过往的一段日子,从西藏动乱到奥运圣火事件,泌出中国社会內部的一股戾气,这表现在对外的不满,以及对异议缺乏宽容能力。

灾难当前,世界人民不分国家、民族、政见、意识形態,都提供了援助和关怀;或许,中国对外国的看法,以及中国社会的国际观,会有正面的提升。

昔日眾多愤民最看不顺眼的台湾,並没有袖手旁观,反而提供了大量的捐献,以及真挚的关怀;这也可以让许多民族主义人士,有不同的领悟。

中国社会敞开胸怀,接受世界的情谊盛意,能够引导中国社会趋於成熟和宽容。

这是一座新搭起的爱心和人道平台,这是一个国家和人民走向成熟的过程。

作者:郑丁贤

千里之外的祝福

5月12日下午突然降临的四川大地震,震央就在“大禹故里”─北川县,这座以悠久歷史荣耀千古的繁华县城,瞬间几被夷为平地。

虽然相隔千里之外,但看著电视屏幕上不断出现令人不忍目睹的灾场惨景,目睹报章上一幅幅令人揪心的照片,我们的心也在淌血,也在流泪。
  
大雪灾、藏独份子暴动事件、四川大地震











,这一连串的重大事故,竟在短短几个月內相继发生,让人不得不感嘆,大国崛起的中国,依然是那么多灾多难。

但在灾难当前,总有一种坚不可摧的人道精神在震动,它点燃了人性的光辉,像温暖的阳光,照耀在宛如人间炼狱的天空,鼓舞著灾民抹乾眼泪,重建家园,再创辉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国解放军、武警、民兵和群眾组成了强大救援队伍,从四面八方,不顾余震不断,奋不顾身地冒著风雨赶赴灾区,如天兵神將,展开爭分夺秒的救援行动,一幅幅震撼的画面,通过电视,通过报章,走入千家万户,展现在人们眼前。

满目疮痍的灾场,也是人性的真善美最灿烂之处,感人肺腑的事跡,隨处可见,口耳相传,它们既呼唤著中华民族爱的真情,也让在泪眼朦朧中望著废墟的中华儿女,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汶川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建筑物在地震中垮塌,拯救人员在残墙断瓦,发现一位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著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那位老师却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跡象。

同样伟大的是竹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师谭千秋,据中国媒体报导,谭老师被发现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著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著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他却牺牲了自己!

地震发生逾40小时后,拯救人员在北川县废墟中救出了一名3岁的小女孩,她是在已经双亡的父母捨身翼护下,才被拯救人员从死神手中抢救出来。

中国总理温家宝在获悉灾讯后仅2小时,乘专机直奔灾区,亲自指挥搜救行动,甚至身先士卒,为救人而受伤流血。他向被困在水坭板和瓦砾下的孩子喊话,向失去了父母孩子保证“国家会照顾你们的”,一位泱泱大国的总理,竟数度哽咽,洒下了男儿泪。

凡此种种,无不牵动人心,让人不禁愴然泪下!

这场大灾难,对中国政府是一个严峻考验─考验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对中国人民也是一个巨大考验─考验中国人民如何风雨同舟,展现斗志和智慧。

毋庸置疑,这场灾难带给中国人民和政府最深沉的痛苦和悲痛,然而它也让中国人民和政府向世人展现了他们最可贵的品格:博爱、勇敢、坚强、团结。

一个伟大的人民,才能成就一个伟大的国家。这场灾难,无疑是令人震撼的;而中国人民在灾难当前所展现的伟大精神面貌,也是令人震撼的。那抹人道余辉,还有那无畏无惧的精神,不仅像灿烂的阳光映照在中国的天空,也折射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千里之外,我们要真心地说一句:中国人,是坚强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化!

作者:林明华

文明社会的讽刺

近年来,全球暖化问题日趋严重,气候骤变的结果,连国际政经强国都逃不过。从南亚大海啸、美国的卡特丽娜颶风至中国年初的暴风雪,似乎在隱隱印证大自然反扑力量的强大,让许多防御工作显得毫无意义。

不过庆幸的是,天灾虽然无情,但人间处处有温情,在联合国救援行动与全球人民的热血捐助下,让上述灾黎不仅在短时间內获得生活必需品,心灵上也洋溢满满的温暖,感恩人间有情,这是人性最大光辉所在,让灾民可继续超越天灾肆虐,重新建立家园。

但是,目前救灾最可怕的是人为因素的阻挠,缅甸军政府基於政治考量,不仅对国际救援行动百般刁难,甚至还固执进行宪法公投,这种霸政专横,违背基本人性,令人髮指。

目前,缅甸有数万人不幸罹难,在无法获得乾净饮水与卫生设备恶化情况下,预料高达150万人將会面临死亡威胁。连目前平时用来灌溉、洗涤沐浴与捕取渔获,甚至被当地称为“生命之河”的伊洛瓦底河支流帕雅朋河,也因充斥太多罹难者尸体,惨变“死亡之河”。如果河流是维持生活的唯一管道,在救援活动无法有效展开下,可想像严重疫情將一触即发。

可恨的是,军政府却一意孤行把宪法公投摆在性命前,其政治目的非常明显,主要是为了透过改制来进一步巩固与合理化未来政权,这种意图放诸国际政治当然並不少见,可是却忽略目前是非常时期,许多灾黎流离失所甚至不幸伤亡,百万人危在旦夕,军政府还为了让公投顺利进行,而阻挠国际义工团体的救援行动,禁止外国记者的採访,確是不可思议。

去年僧侣选择走上街头表达社会意愿,却遭军政府无情镇压,这次天灾侵袭也无视许多宝贵生命受到残害,政府草菅人命,难为国际社会所容。即使宪法改制,却只是成全军政府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而已,这不只缅甸人民的悲哀,更是人类社会进步史的讽刺。

作者:郭朝河

賑灾筹款刻不容缓

缅甸风灾导致10万人死亡,百万人受困;没几天又到中国四川省地震,这回万二人罹难,数万人生死未卜,笔者心里一直在想,怎么会这样,还会有“巡迴”性的下一站吗?

地球作为一切生物的棲息地,生命的起源,提供人类一切天然资源和需求,可是地球生病了,它在策划一系列反扑的动作!

天灾的现场最震撼人心的,莫过於在废墟中哭泣的孩子,小小年纪就承受生命所不能承受之重,他们那双茫然、无助的眼神,生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长大之后的人生际遇又是如何?大人面对至亲骤然离去,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在哀哭。是的,灾难不幸降临,没有任何东西比生命更可贵了!

星洲媒体集团这次发动的缅甸和中国的紧急救援,是通过读者的捐款支持賑灾行动,笔者建议除了现有的捐款方式如支票、银行匯票和现金之外,不妨与国內电讯业者如明讯(Maxis)、天地通(Celcom)和DiGi电讯公司合作,增设手机短讯筹款的管道,就好像手机用户利用手机订阅《星洲日报》及时新闻配套那样,一来手机短讯筹款不分昼夜效果快捷,二来发挥电子通讯科技无远弗届的影响力,让刻不容缓的賑灾筹款能一呼百应。

手机短讯筹款能突破银行转账需要时间作业和星洲办事处办公时间的限制,至於寄发收据给捐款的读者,可以依照个別的捐款方式伸缩性处理,以建立多元化的賑灾筹款机制,尽速將善款交到灾民手中。

灾民內心的创伤需要时间来治疗,现实的生活依然要面对,前面的路多么难走也必须走过去,但愿灾民和亲属能够儘快走出阴影和悲痛,勇敢坚强的活下去!

作者:陈德荣

中国地震

●四川当局竟说大地震毫无徵兆,多年前中国老专家就已指出当局只信科学数据,排除传统土法如观察井水小动物群迁,终有一日后悔莫及。(012-765xxxx)

●近日缅、中天灾事件,提醒我们珍惜眼前,就算自己有多大困难,也该感到释然。(云.实兆远)

●看到中国发生的











地震,数不清的同胞受苦,泪在心里流,全球人民守望相助的精神让人安慰,希望马来西亚也不例外,尽能力帮助他们。(016-222xxxx)

●邻国缅甸风灾,中国四川地震,天灾何其多。相比之下,大马还真是人间天堂。(隨缘.霹雳)

取缔飆车族/综合

●政客不应再成为飆车族的靠山,警方与执法当局应立法对付飆车族的不法活动。(017-517xxxx)

●飆车党目无法纪,不时抢劫伤人,警方无法將他们绳之以法,令民间怨气冲天。(全空.曼绒)

●许多老师不愿升级当副校长,除了因文书工作过於繁杂,又得隨时出席各项会议,奔波劳碌,身心疲惫不堪!(慧萍.麻坡)

●政府应尽快公佈皇家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內容,以免民眾对政府的信心打折扣。(012-257xxxx)

●前首相马哈迪曾公开与王室对抗,强硬修宪以削减统治者权力,高官领袖们想必记忆犹新吧?(念芳.霹雳)

●五一三事件是国人心头永远的痛,政府有责任向人民交待事件的真相。(沉吟.霹雳)

●为什么总是说是东马国阵保住国阵政权,而不说是东马选民保住国阵政权?为何只说要报答东马国阵,而不说要报答东马选民?(权.新山)

●国家面对內忧外患,民生课题多不胜数,但人民代议士却在国会殿堂里互相谩骂,忘了本身职责所在。(鸣思.霹雳)

●人民都期望政府积极拼民生、拼治安、拼经济,不要为追逐政治私利而忽略了民眾的权益。(思芳.霹雳)

●马华以往因时代需求而成立种族性政党,而今也须勇於顺应时代需求改变求存,转型成为多元种族政党。(吟浪.霹雳)

●人民选出5州的反对党,是希望他们施展更好的政策,造福民眾,而不是製造混乱及製造遭警方无礼对待的新闻。(麻坡.俊雄)

●政党內存在派系斗爭,司空见惯,然令人遗憾的是,政客非为党的目標与理想而奋斗,而仅为权势之爭。(念芳.霹雳)

●上廉政课和加薪未必能达到肃贪目的,这还要看官员们的个人修养。(老人.柔佛)

●校园纪律问题,多多少少都跟私会党有关係,希望有关当局多多关注。(017-313xxxx)

●廖中莱:反对党玩弄政治使外资却步,如果没有人配合,一边巴掌拍不响,廖兄就別五十步笑百步了。(吉赖.小妙)

●“反贪局需高科技器材”,硬体设备固然重要,反贪官员思想建设更加重要,不然纳税人的钱又被浪费。(遁地.马六甲)

●如果坏校长58岁退休,教师就淒惨(残)了!(可怜.丹州)

2008年5月9日星期五

住宅区不宜养燕

拜读了依斯干君发表在《言路》版的鸿文〈养燕业应集中管理〉,我很认同。

我家近10年来,对面的双层住宅排屋,先后陆续建了约10间没有合法执照的燕屋,左邻右舍向地方政府投诉不果,带著愤懣与怨气搬走。这些燕屋都是由外地人士购买住宅屋改建的。

我家是单层排屋,自非法燕屋搭建后,整列排屋的邻居,日夜都被吸引燕子的尖锐噪声轰炸。我不幸得了失眠症。我曾经参与发动居民抗议住宅区建燕屋,產生烦人的噪音和卫生问题签名运动,並把备忘录等文件呈交予本区睦邻计划中心討论,再呈交地方议会。然而,我们居民的心声,都得不到有效的反应。在我的记录中,当时的申诉有睦邻计划中心主席和委员以及某党州议员参与商討,但还是不被有关当局受理,更遑论阻止住宅区搭建燕屋的行动。

燕屋不但没有被拆建,反而变本加厉更多建了三四间。整个住宅区的居民的健康遂渐渐受到影响了;几年来,时常都有居民患黑斑症,或不知名的出血症。地方卫生局无法查办深锁的燕屋,却经常到民家检查屋子內外有否滋生黑斑蚊,令全区居民烦不胜烦。更甚的是,地方卫生局指本区为黑斑蚊症的黑区。日夜发出噪音及污染环境的燕屋却没有被检举。

根据《养燕指南》准则,有多项明文:住宅区不准养燕、养燕只限工业区范围、养燕需获大部份居民同意、播放引燕声不能太大,以免声浪干扰別人、养燕屋需远离住宅区300公尺以外等。

我这几年由於受到燕屋干扰及污染,鼻子患有敏感症,也时常失眠。所以我深深认为住宅区养燕是会给予附近居民,直接或间接带来健康问题。养燕者为了赚钱,不顾及居民感受,令人不齿。

我们的投诉和抗议,有关当局都帮助不了,我们只有任人宰割,只有听天由命。

作者:达特区

取消公务员的下午茶

隨著前一阵子推行的“无能行政议员2年后除名”的新例后,森美兰州政府又捎来一剂改善行政服务效率的良方─规定各政府部门公务员只享有30分钟的上午茶时间,而且必须轮流喝上午茶,过后必须全面投入工作,以提升公共传递系统效率。

此外,州政府也规定公务员的午餐时间是下午1时至2时,2时之后必须全部回到工作岗位,不允许享用下午茶,违例的公务员將面对纪律行动。

到政府部门处理事情是令人十分抗拒但又避免不了的苦差。花了宝贵时间等待,却仍然无法把事情办妥,是老百姓经常发出的申诉。官员所给予的理由往往是令人费解与无法接受的。譬如负责签署的长官休假或开会或出国公干去了,须待他回来才能处理。按常理,若部门长官不在,不是应该安排另一人暂代他的职务吗?往返政府部门好几趟才处理好一件事情,是老百姓习以为常的官场作业。

此外,部门设了好几个柜檯但却只有一两个职员办公,老百姓苦苦痴等,也是司空见惯的情景。要不就是官员要求標准不一,使得老百姓无所適从。另一项令人詬病的是官员指示不明確,或推卸职务,把老百姓当人球踢来踢去。最令人民不满的应该是上午茶、午餐、下午茶时间早已过去,官员已陆续“回朝”,可是柜檯前仍不见一个人影;或是下班时间未到,柜檯就已关闭,告诉你明日请早。

如今森州人民也许可以摆脱到政府部门办事的梦魘,至於他州人民,唯有期望州政府向森州政府看齐,也实行这有助提高服务效率的良方。当然,这一剂良方能否发挥效用,胥视各部门长官是否以身作则,严守新条例,上樑若是摆正了,下樑应该不会歪到哪儿去。

新条例日后会否沦为虚设,也胥视各长官是否认真监督属下的工作態度与服务效率,並严正地对违例者採取纪律行动。

作者:尔尔

非马来人允脱教是突破

檳城回教高庭允许华裔妇女脱离回教,她嫁给伊朗籍丈夫而皈依回教,后来丈夫不知所终。这是檳城回教法庭的突破,希望其他州属回教法庭也能仿傚。目前关於脱离回教的事,还没有明朗化,希望政府能够在非马来人皈依回教和脱教的问题持更开明態度。

回教教律协调理事会之前做出的“皈依回教无须知会家人”的决定,实在令非回教徒遗憾。首相署部长阿末查希过后澄清,非回教徒是在皈依回教后才知会家人,不是皈依之前。两者看来还需要协调,因为传达的信息很模糊。

改信回教之前知会家人,不等於表示家人能够拦阻,因为一个人若已决定改教,应该是任谁也不能拦阻的。不过,先和家人商量,对家人是一种尊重。

知会的方式,口讲无凭,首相表示將规定皈依回教之前必须出示家人已受通知的函件。不过有人反建议,必须由回教事务局通知家人。

过去经常发生改教者逝世后,其非回教徒家人和回教局“抢尸”的事件,显示家人对死者是回教徒一事始终不知情。因此,一个人若要改信回教,应先与家人作个交代,如果一个人改信宗教,既然对信仰宗教有信心,为何会没信心告诉家人呢?

基於回教的特殊条例,一旦配偶皈依该教,非回教徒不能分享对方的產业,並且孩子必须跟著皈依回教,由回教徒一方抚养。因此,改教之前有商量,便可让配偶考虑是否离婚,以便预先分得当得的財產,並且爭取孩子的抚养权。

“抢尸”个案之中,有许多是死者已经不再信奉回教多年,死者在平日生活中並没有奉行回教习俗,譬如照样吃猪肉和拿香拜拜等。有些是身分证出现技术问题被误植为回教徒。

我们希望政府一劳永逸解决改教衍生的纠纷,例如让在民事法结婚的夫妇,若一方皈依回教,財產、孩子的抚养权和信仰等,由民事法庭判决。孩子的抚养权必须由两夫妇决定。

此外,虽然在回教徒家庭出世的孩子自动成为信徒,但宪法第11条文保障人人的宗教信仰自由,那些改信回教的信徒,若他们要恢復原来的宗教信仰时,应允许他们有公平的管道脱教。

作者:陈淑芳

上廉政课能达到肃贪目的吗?

阅读了5月3日《星洲日报》有关国內贸易及消费部3名高级官员涉嫌私卖柴油自肥的头条新闻,及5月5日尔尔君在《言路版》发表的〈上廉政课培养廉洁价值观?〉一文,笔者对贪污腐败的现象有些话说。

政府当局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搞出各种名堂的反贪大计,好比一阵清风,大肆宣传隔天见报后有人为之高声欢呼,精神抖擞,有人保持观望態度,不愿多谈,毕竟过去的反贪经验告诉我们,成效有待商榷。上廉政课真能达到肃贪的目的吗?

国人可以感觉到无论政府付出多少努力反贪倡廉,但越努力,越殫精竭虑就越出现不进反退,截然相反的情况,搞了这么多动作仿佛往湖里丟掷几个铜钱,水面激不起涟漪,起不了任何作用,做了等於没做。

贪腐的祸患根源在那里?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是究竟政府当局执法不严好欺负,导致不肖公职人员觉得法律条文和当局的执法行动只是粉饰门面嚇嚇人,心想反贪局这只无牙老虎不敢对我怎么样,没那么倒霉中招,就算遭逮捕因证据不足,无罪释放一觉醒来又是一条好汉,继续藉权势而图利自己的心態横行无忌。

又或者,瀆职的父母官觉得公职待遇不好,微薄的薪金待遇实在亏待了他们的尊贵身份,因此藉职责之便,心生歪念,乃至贪得无厌?

其实一直以来当局执法力度不足,从根源处预防贪腐付之闕如无形中助长了贪瀆自肥一族,况且自肥不用本钱,只需动动歪念,少拼几年就可聚敛大笔钱財,在百密一疏的空隙漏洞里苟且蒙混就行了。

马来社会有句谚语︰“harap pagar,pagar makan padi”,是指对某人给予信任,托付执行任务,却吃里爬外丧失信用,这用来形容那些贪赃枉法,榨取民脂民膏的墨吏最贴切。

公职人员的那份薪资福利固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肯定不会饿死,人民身为老板,纳税奉养多如牛毛的公务员,公僕理应做好本份,有所表现才对,但公共行政效率却因偏门歪风大行其道不见得明显的提升,牟私利还要老板买单,请问这是哪门子的道理?在情在理都讲不过去。

树大有枯枝,枯枝有败叶,再好的团队也会有不入流的害群之马,在人心丕变,你虞我诈的险恶时代,期望人人路不拾遗,奉公守法无疑痴人说梦。还是借《孟子》里头的“孔子著春秋,乱臣贼子惧”,说成白话不就是虎死留皮,人死留名吗?可是虎死留皮比人死留名容易得多,人死后臭皮囊化为灰烬归尘土,留下好名则永垂不朽,生前行善积德必將恩泽子孙后代,好让子孙后嗣可以往脸上贴金;留下臭名则遗臭万年,下一代注定背负上一代的臭名及招致批评者的口舌。

作者:陈德荣

看在眼里,痛在心底

我感到纳闷。

我还以为,政府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於对付贪腐,提高行政效率,实行良好施政,擬定国家鸿图大计。

但是,我看到当局忙於进行法律诉讼。拉惹柏特拉被控之后,卡巴星也可能面对起诉;同样都是煽动法令。

很久、很久没有听说动用煽动法令了。只记得,那应该是用於国家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譬如面对叛乱、分裂的威胁。

哗,那是上一个世纪,上一代的事了。

40年代制定法令,哪能经得起时代的蜕变,早就应该寿终正寢了;然而,竟然还从尘封的抽屉中拿出来,灌血输气,重新应用。

缺乏创意,也妄顾现实。

告诉我,目前的政治氛围,有那么糟吗?

只是有人发表一些意见,只是有人表达一些看法。

同意的话,可以当作参考;不同意,可以嗤之以鼻,一笑置之。

这才能维持空气清新,体质健康。

太多的禁忌,太多的障碍,呼吸怎么能够顺畅。

小题大作;区区小事,搞得煞有其事,风声鹤唳。人民怎么想!

是的,人民怎么想?

我还以为,政府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改善形象,爭取老百姓的好感,让人民回心转意。

但是,我看到一群焦赖皇冠城的居民,他们的道路被路墩和沟坑所阻拦,还遭到暴乱场面才有的水砲和催泪弹。

他们不是暴徒,他们只是一群为生活打拼,想要安居乐业,每一天都能够平平安安出门,快快乐乐回家的居民。

即使有任何爭议,也不应对他们如此苛刻;在法律问题厘清之前,给予他们一些方便,让出一条路给他们走。

皇冠城居民的痛楚,全国人民看在眼里;大家也都在心里,悄悄打了分数。

一个健康的国度,政府不是要表现如何强悍,让人民害怕;而是要表现柔性关怀,让人民信服。

作者:郑丁贤

受诅咒的国家?

琪是我的大学同学,住宿舍时,她就住在隔壁寢室。琪之所以引起我们注意,是她带来的一罐罐会溢出味道的酱菜。她说,那是她从家乡带来的,夹一点拌饭吃,很开胃。她的家乡缅甸,其实离我的家乡不远,但在认识她以前,我对这个国家毫无概念。倒是那几罐酱菜在空间窄小的学生宿舍里,实在不討人喜欢,常常惹来同居室友的非议。

琪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她的年纪。虽然没有人敢问她实际的年龄,但大家都心里有数她比我们所有人都大。后来,才听说她在自己的国內已经唸完大学,来台湾重唸大学只是为了想要离开家乡。台湾早期全额补助缅甸侨生,一度吸引很多缅甸华侨赴台深造,其中有不少人就从此留在台湾,没再回国了。琪也有这样的打算,她说:“在国內太苦了,能够出国的人多数不会再回去了。”

离开台湾前,听说琪在台湾找到工作了。

认识琪,让我知道缅甸不只是地理课本上的一个地名,但是这个国家仍蒙著一层面纱。

每隔一段时间,国际媒体都会关注缅甸,那是因为被军政府软禁多年的民主反对派领袖昂山舒吉至今仍未获自由。有许多人对缅甸的印象,只停留在她是个穷困、没有人权的国家,除此之外,对这个拥有42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风土民情全一无所知。

一直到去年,我们看到身披藏红色袈裟的僧侣赤足走上街头示威的画面,这才惊觉这个国家不只有昂山舒吉。那一次,促使僧侣放下经书走出僧院的,不再是民主、人权此类政治理由,而是人民柴米油盐的民生问题,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军政府还肆意调涨油价,不只小老百姓忍无可忍,连僧人都看不过眼。

但很遗憾地,僧人示威行动失败,最终以流血告终。军政府依然故我,不理会老百姓死活,缅甸人民又一次失望。

18年前,缅甸人民曾眼巴巴地看著他们的民主权利被剥夺。军人政府上台后,任意妄为,人民却无能为力。多年来,他们都活在绝望中,除了千方百计设法离开祖国外,別有他路,就像琪跟她在台湾的很多同乡。

缅甸课题经常在联合国大会、APEC峰会等国际会上被討论,美国主张制裁缅甸,但却没人能真正打救缅甸人民,一再遭软禁的昂山舒吉就是一例。

最近,缅甸又登上国际各大媒体的重要版面了,这一次是一场足以撕毁这个国家的热带风暴。死亡人数每日倍增,灾情严重,让人不得不为这个国家的人民担心。

为什么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偏遭受如此巨大天灾的打击,儼然受到诅咒?老天就那么不公平吗?

其实事实並非如此,缅甸原是一块人间乐土,她蕴藏丰富石油资源及玉石、珠宝,也拥有大片农地,加上地处东南亚、南亚、中国的接合点,战略意义不言可喻。

尤其在当今油价、粮价飆涨的时代,拥有油田及农耕地的缅甸理应趁势发大財,但缅甸却沦为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不是老天偏心,缅甸落得今天这步田地,说穿了,全都是人为的。军政府夺取政权后,以威权治国,封锁国家,高压禁止人民言论自由,打击民主运动,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利,军政府还长期实施种族分化策略,让民族之间互相攻击,从中捞取政治利益。

这一次,风灾后缅甸首度向外国求助,但对海外救灾队伍不愿完全开放,扭扭捏捏,拖拖拉拉已经严重延误救灾工作,也再一次证明这个政府的自私与愚昧。缅甸今天的悲剧不是宿命,也不是受到诅咒,而是人为的结果!

作者:蔡思洁

大马华文考试的隱忧

我已经多次为文指出大马华文考试无论小学、政府国中或独中,骨子里是把母语华文当外文来考学生的,从〈叫华小华文太沉重〉、〈SPM华文没拿1A又如何?〉〈独中华文丟失了什么〉到〈语法的魔咒︰评统考华文试题〉等等,人微言轻,因为是在教育机器之外,要改变撼动那个制式的考试机器你不能只是在外嚷嚷就算了。我们的华文考试不进反退,考倒的不止是学生,而是老师!

谢阳声的〈我教华文也沉重〉(5月5日)回应了我先前的文章,谢君是更有资格倡言他的华文教学改革芻议,他先是华小老师,后来升任国中华文老师,是在主流教育机器內任教,不像我,虽然曾在独中教过几年,更多是以局外人的身份鸟瞰局內的华文教学,不免隔了一层。冷语批评多於积极建言。

上个星期和几位宽中老师吃饭,李老师拿出了一本初中统考华文模擬试题,其中一题是要辨认词类(譬如副词,介词),在场的老师自詡毕业自台湾最顶尖大学,台大、政大、师大都有,仅一位老师猜对,余者皆错,错,错。我有时候甚至怀疑编撰者、出题者(他们大都是在职老师啊)在出每一道题是基於何种考量或原则,诚如我多次讲过的,谢阳声君深有同感,比如SPM华文试卷考的是技术而非语文的涵养,特別是应用文或长文缩短还有披著外文章法的语法。国中华文如此,独中华文亦如此,何耶?吾甚惑焉。

我很纳闷,华社华教很在乎华裔考生在SPM华文拿1A的人数,可是如果你仔细分析试题,我们的SPM华文试题在传承中华文化云云的实际效果在我看来几希矣。

我的观察或许过於狭促,起码代表部分国中华文教学的窘境与困境,以中五的华文为例,它一般每週3节课,每节30分钟,换句话说,每週上1小时30分钟的华文,如果踫上假期,或老师出差等等,实际上课时数就更少。国中华文课文的编选比起独中更偏向美文,不像独中的华文课本大量选入味同嚼蜡的文章,然而国中华文课本最大的缺失是它的课文没有作者的介绍,不知作者生平,文章的歷史厚度被弭平。因为考试不会考作者的背景资料。

只要看看台湾初中或高中的华文试题,其设计与內容既有美感又有歷史的深度。原来文化的底蕴就在文字里展开。

然而更令我忧心的是,国中华文因为一切都向1A看,我的学生告诉我开学至今他的华文老师从未教过课本的文章,课文选入堪称经典古文诗词,譬如《爱莲说》、《六国论》、《岳阳楼记》、《虞美人》等,上课沦为操作课,就是反復模擬SPM华文考试格式在教,我想老师不教课文的原因很多,时间不足,学生没兴趣听,或者仅仅是因为SPM华文考试从来就不考课文选入的文章,考试不考者,何来教之,自扰之。

只是,当我向中五的学生提起一些基本的中国文化常识,他嗯嗯的表示没听过,虽然学生PMR华文科拿A,读的又是理科,国英数理成绩颇好,我却看见国中华裔生对基本“中国文化”的陌生,严重一点是文化断层,和我们宣称传承中华文化不过是“乡愿”的想法,背道而驰!

就算是我言过其实吧,或许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与同情国中、独中的华文教学的现实面,不能一味批评。

作者:杨邦尼

谅解与尊重

檳州一名华裔妇女在获得歷史性判决,正式获准脱离回教后,就第一时间往庙宇烧香拜佛,后更名正言顺到餐厅大快朵颐。这些言行举止正好符合她申请脱教时所列出的理由,即她从来都没有遵从回教教义,她的宗教,只在硬性的法律文件上发挥作用,在言行思维方面而言,她绝对不是一名回教徒。

这是联邦法院赋予回教法庭司法权,去审理与鉴定个人的回教徒身份后,第一次歷史性所作出的判决。

这次申请脱教事件进行得如此顺利,是否说明日后回教法庭在处理类似脱教事件方面,继续秉持更理性的態度去下判决?檳州回教法庭开了这个先例,让人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这是否说明,日后凡是牵涉到回教的繁复问题,不会再出现?

有了首宗成功申请脱教的案例,回教法庭在这方面理性处理的態度方面,无疑在宗族信仰课题方面跨进了一小步,这中间包含了谅解、尊重,以及认清事实;日后可能出现的爭尸案,在解决分歧方面,爭议將会减至最低。

我国是多元宗族国家,但宗教信仰有时却也非常敏感。就信奉宗教信仰的理念来谈,人民有自由选择任何宗教。一个人发自內心信奉某一个信仰,心里必定承载对信仰的忠诚追隨,对信仰的不离不弃。

相反地,如果一个宗教並不是由自己所选择,对相关宗教教义不会產生兴趣,也不会去深入理解。而且,倘若一个人不曾认真了解自己的信仰,必定会出现不奉行教义的行为。

对“一日入回教﹐终生为回教徒”的看法,各界至今还出现不同的看法。民事法庭与回教法庭之间穿插许多的重叠问题,申请脱教问题方面又常受制於回教理事会立场,可见在解决宗教纠纷课题方面,还是未见一条顺遂的康庄大道。

改信回教必须出示函件以及信教必须通知家人的建议,都让人感觉好像被隔了一道墙,无法感受信仰所带来的喜悦以及信任。技术上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例如这次的判决就为宗教信仰塑造一个良好的气氛;其实,所有人的信仰自由的决定,都要受到尊重。

作者:谭洁贞

坚持公投匪夷所思

命运多舛的缅甸人何其不幸,一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闪电登陆后,一夜之间让缅甸成为人间地狱,其中伊洛瓦底江三角洲米仓和最大城市仰光受创严重。这场风灾至今已经夺走数万条人命和数万人失踪,情况甚至比2004年南亚大海啸还要惨重。

虽然灾情严重,但缅甸军政府在灾前还是灾后的表现,却更是“骇人听闻”。

首先,军政府虽澄清曾在风灾前发出警报,但是从这次风灾造成这样严重的人命损失,难免让人对军政府的说法產生怀疑。

事实上,即使是最大城市仰光的民眾,也是通过外国传媒才惊悉灾难逼近,军政府根本就没有及早疏散民眾,反而是通过官方媒体宣传宪法公投,要人民在公投中投赞成票。

其次,当缅甸遭风灾蹂躪后,军政府虽然罕见地向国际社会求援,但是却拒绝放宽限制,使到已经隨时准备將物资递送给灾民的联合国和国际组织的海外救援人员束手无策,无法入境协助目前陷入水深火热的灾民。同时,军政府的一再延误,却让许多饥饿和患病的灾民因无法及时获得救援而枉死。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军政府正经事不做,努力做好救灾工作,反而还坚持宪法公投一定会在週六如期举行。一名退休公务员便说:“军政府错过了黄金机会派遣军队救灾,失去民心。士兵和警察在那里?去年僧侣爆发示威,军警很快像蚂蚁一样不知从甚么地方涌出来入城镇压。”

据悉,迷信的军政府领袖丹瑞认为5月10日的“吉日”,若当天举行公投將有利於维护其政权,因此根本就不把灾民的死活放在心上,也不担心这个做法是否会引起民怨,他们更多是恐惧失去权力和既有的利益。

其实,军政府坚持进行宪法公投,目的就是为了保权。因为根据规则,只要有一半的选民投票,而且赞成票也超过半数,就可以通过新宪;而如果新宪通过后,要修改就等於是天方夜谭,因为要通过修宪的门槛比通过新宪的还要高。

而即便公投不过关,军政府也可以顺理成章地无限期延长制宪过程,军政府还是可以继续掌权,可怜的老百姓也只能无语问苍天,在独裁的军方统治下生活。

作者:朱运健

这是一道伤痕

新山德教会紫书阁回教字画被拆事件,虽已落幕,就像歷来的很多纠纷,在华社领袖的斡旋下获得圆满的解决,可惜整个喧腾的过程,却已让宪法保障公民信仰自由精神又一次蒙污。

它是解决了,但它为我们留下了一道伤痕,一个污点,是一道官僚滥权面目底下,对人人享有信仰自由与平等的鞭挞,更是民主声浪里的一件莫名其妙兼彻彻底底的蠢事。

官员闯进私人住宅,然后强抢私人物件,並到处拍照录影,而他们原本是应该保护百姓的,应维护平等的一群,可是,他们却让百姓失去了保护,践踏了平等。

这是谁允许的?无论是谁,肯定,这是政府领导人所不允许的,因为这是霸道而不通人权的做法,而任何聪明的领导人,都要维持稳定平和,都不会傻到去挑起民愤。

受访的阁友转述官员的讲话:“我们知道,不过,我们会一间间拆。”,对於他们尊崇五教德行的解说,对方表示明白,但还是要一间间拆,这是何等的狂妄,视宪法与人权如无物。

在这种水平的官员面前,善良百姓百口莫辩;敬人者,人恆敬之;大家要记得,记得彼此尊重,记得人人都应享有信仰的自由,人人都享有平等,莫再让诸如此类的蠢事,炸掉了我们各族的尊重与互爱,莫让个人的傲慢与偏见,毁掉了我们文明理想社会。

作者:郑梅娇

检討过路费

●公共道路是国家基本设施,工程部准备检討,对广大人民来说,实在是期待已久的好事,要以民意为先或大道公司利益为重呢?(017-517xxxx)

●大道公司应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即使无法调低过路费,也不应让大道收费成为人民心头的梦魘。(德富.霹雳)

●欣闻政府將与大道公司重新谈判合约內容,希望有关谈判能见成果,减轻老百姓的生活重担。(017-563xxxx)

英语教数理/部落客/综合

●一个英语教数理政策已让小学生晕头转向,若再来一科英文文学,小小心灵怎承受得起如此巨大的压力?(思芳.霹雳)

●英语数理的目地是制造更多科技人才,掌握多语是大马华裔的强项;所以多语教育对优质生前途有帮助,懒惰和无上进心的学生再好的制度也徒然。(019-362xxxx)

●部落客被逮捕並扣留,可能会激起新生代的怨气。(护国公.马六甲)

●拉惹柏特拉被扣显示离新闻自由开放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侯子.马六甲)

●拉惹柏特拉狱中绝食,拒见家人、律师等斗爭行动,应有勇亦有谋,才可避免伤害自己的身体。(蕃薯老头.新山)

●报章、电台、杂誌、电视台经年报导老千骗局,同样的骗局依然上演,天下无知的人何其多!(云.实兆远)

●国会又再发生漏水事件,之前曾大拍胸膛作出保证的前工程部长三美,不知会作何感想?(永青.霹雳)

●我国社会仍然存在男尊女卑的旧思维,朝野议员应建议擬定一项反性別歧视法令,以保护女性权益。(012-533xxxx)

●全球性粮荒或將持续多年,政府是否会考虑重新推动青皮书计划?(孤帆.霹雳)

●族群政治依然是大马的政治主流,要让国阵或巫统改变为多元的路向知易行难。(念芳.霹雳)

●物竞天择,適者生存;民盟打出“人民主权”口號,亲民形象討好。(全空.曼绒)

●翁诗杰对巴生港口46亿丑闻作解释,颇有难言之隱;內容如无需经过整理,这重大课题理应在大选前轻易解决。(016-492xxxx)

2008年5月8日星期四

別闹了,部落客!

当你在看这段文字的时候,已经又有10个新的部落格出现了。

部落格的出现,今年刚好迈人第10个年头。这个日誌形式的网路媒体正以超快的速度成长,如今全球部落客已超过7000万,平均每天有12万个新部落格诞生,平均每秒钟有1.4则网誌上线。部落格增加的数字每6个月都会翻倍,到了2010年,就会有超过5亿个部落格。

10年前,媒体是公器,只有少数人能对大眾发言,一般人要接近使用它並不容易,只能成为被动的资讯接收者。但是10年后的今天,平凡老百姓摇身一变,从资讯接收者变成生產者。这些部落客集合个人的力量成网络社群的庞大势力,以“草根媒体”的姿態来监视传统媒体,不但监督传统的“第四权”,还大大弥补了主流媒体的不足。

传播学者十分期待部落格能促进全民媒体化的民主进程,希望它能挑战过去封闭的新闻產生机制,但是他们也十分担心缺乏“媒体素养”的一些草根媒体人,无法让部落格形成一股向上向善的力量。

部落格的確能改变政治、改变社会,但是在我们欢欣鼓舞的时候,其实更应该看看另一些部落客做些什么,那么或许就能明白传播学者不是杞人忧天。

“剪贴文化”是当前部落格最常被詬病的现象。为了让自己的部落格每天都能更新,但是自己又实在没有“好料到”,所以最简单廉宜的做法就是大量传贴別人的文章,美其名是佳作共享,但实际上却可能是剽窃了学者、艺术家、作家等人辛勤的果实。除却“盗版”问题不谈,这些部落客终日转载,没有反芻和定见,最后却成了没有自己的意见附和者。

另一方面,当部落格多到让人目不暇给,人人都可以是媒体,人人都可以说话,但却可能使人人都能恃无忌惮、信口开河。任何人只要有意见和想法,不管是多么地无知愚腐,都能发表在部落格。因为轻易获取媒体的使用权,部落客少了被筛选和核証的过程,即使不是专家他们也可大言不惭,自以为是,甚至捏造事实,以讹传讹,让网络世界陷入虚无之中,最后是糟蹋了“第四媒体”的美名。

当然,站在自由主义的角度来看,意见市场既然开放,各种言论都该被尊重。部落格自有控管机制,部落客发表不实和没有营养的內容,很快会被网友唾弃。不过,当恶质的网络內容充斥整个网络世界,我们到底有多少能耐分辨何者是真、何者是假、何者是事实、何者为想像。

没有“媒体素养”的部落客有意无意地糟蹋真相,贩卖恶质的网络內容,並且还可利用匿名的方式,大剌剌举起言论自由的旗帜大放厥词,轻则扰乱视听,重则影响国家秩序和安全,这种没有担当地滥用言论自由,只会造成了网络媒体伦理的灾难,这也难怪有一些网络先驱会忧心仲仲,担心在Web 2.0的世界中,我们的世界观、我们宝贵的文化,会遭到大批涌来的“业余者教派”(The Cult of the Amateurs)所攻击!

没有人会否定部落格的存在价值,当以一己之力量发展成“第四媒体”的力量,部落客肩上扛著的不只是使命,而是责任。在逐步接受“媒体素养”的熏陶时,我们呼吸意见自由的新鲜空气,也要確保往后的空气依然清新。任何的部落客要有共识,至少要培养一起维护部落格的健康成长,而不是肆无忌惮地把它送入万劫不復的死胡同。

作者:陈嘉荣

邦莫达的歧视言论

国会议员邦莫达,是议会里其中一个出了名的顽童。

顽皮的小孩喜欢撒野耍嘴皮,这位来自京那巴当岸的国会议员在国会这个严肃的地方议事时也是如此。在上届国会,邦莫达和来自民主行动党的冯宝君辩论时嘲讽对方,引起议会內外一片哗然。

很多人以为邦莫达会在本届大选不被提名。然而,只有其难兄难弟前野新国会议员莫哈末赛意名落孙山,他仍获得提名在国阵的旗帜下披甲上阵。

邦莫达如愿当选,而且还被选为后座议员俱乐部署理主席。很多人以为他会被这个职衔绑住,日后会谨慎发言。但是第12届国会才进行辩论的第一天,邦莫达却又和他的宿敌卡巴星吵了起来。

两人在辩论过程针锋相对,邦莫达要对方发言时站起来。眾所周知,卡巴星因为一场车祸后不良於行,终日必须坐在轮椅上。邦莫达的这个言论明显在歧视残障人士,结果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与非议。

近日来,国阵一些新任议员屡屡被在野党重量级领袖教训或指桑骂槐,邦莫达在接受大马第一电视台访问时憋不注气,直指当在野党议员“玩弄”国阵新议员时,他会反击。

但是,看看邦莫达在访问中又说了什么?邦莫达说“卡巴星车祸后成了残障人士,但他歧视他人的言行和態度根本不像残障人士;卡巴星不应被视为代表残障人士,因为这只会降低残障人士的形象。”

这两句话,已显示出邦莫达对残障人士的严重歧视。

什么叫“卡巴星的言行和態度不像残障人士?”难道残障人士的言行举止也有规范,不能和普通人说同样的话语,才能显现出“言行像残障人士”?

无论是正常人还是残障人士,面对挑战自然会为之反击。难道要残障人士面临语言上的攻击时沉住气闷不吭声,才是符合残障人士的態度?

作者:郭健平

华团眾多又如何?

我国华族人口不过五六百万,而华团组织郤有数千个,在全球各地的统计来看实属异类。

华团设立如此之多,他们是否都能为华社服务?华团是否都能將会员凝聚起来?答案是负的。华团组织越多越能展示社会的谐和么?就能表示某团体的凝聚力么?非也!华人爱面子,爱出风头,自古已然,所以各佔山头的风气自然越盛。

当某人在一个组织中不能立足时,他自然会去另组山头,同时招揽一群志同道合者来对抗原有的组织,是非因之而起。所以如何和谐?如何凝聚会员?根本就不是有私心有野心的领袖所著重,对他来说解决私人恩怨,爭夺权力地位才是他所关心的事。

有的庙祝可以为庙支付全部修缮费用而不需该庙出一分钱,该庙的理事该当何作想?有的理事会在例常会议后小聚,账单可以支付喝酒钱,被人揭发时就私下垫款解决纠纷。最可恶的就是有的理事平常不出席会议,义务工作不负担,多说而不做者,到了社团选举就来造谣抹黑,诬陷异己。然而,一旦这类领袖成功上台,就是流失另一批真正肯为组织贡献服务的人才。

对社团服务是尽义务,即要出钱又要出力,费时又费脑力,偏偏社团中就存有不少丧失分辨是非曲直能力的干部,实属让人慨嘆!

换句话说,不管一个干部在组织內待了十年八年,或者只是新人一个,重要是他常出席会议吗?重要是他有为组织服务吗?因为,出席会议是每个干部最基本的责任,如果常缺席又想爭夺高位者其诚意已然不能让人信服,纵然可以上位又如何能號召团队齐心协力?

社团人才难得,尽心尽力为社团任劳任怨者少之又少,然而卓越领袖的行为道德不但在平时尽责,承担任务,不论身处任何困境下,都能克尽本份为团体荣辱共存共享者才值得眾人之爱戴。

换言之,社团领袖最忌者,其一是欠缺诚信;其二是平时不服务,竞选来拜票;其三是身为中央干部又时常不出席会议;其四是出席会议但不提供良策,活动完毕后作检討报告时才来砲轰负责的干部。

有人笑说:这一类人物臥薪嚐胆十年八年,忍功一流,总该让人家有机会当领袖嘛!可是其行也可恶!如果任由这类人物上台,该组织肯定会出乱子,这种人物就算在组织內再多待上十年八年又如何?组织会因他的不良表现而感到自豪吗?

作者:张文

母语教数理才是上策

星洲日报独家报导英语教数理政策极可能被取消的新闻,引起各界的关注。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马上回应表示,有关英语教数理政策是否继续推行的决定,一切必须等到今年的六年级评估考试成绩放榜后才会有定案。

英语教数理政策自2002年5月由前首相马哈迪提出,並在2003年强制推行后,一直到今天,都是各族群关注的教育课题,这是因为已经关系到各族群母语教育生存发展的问题。

在资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下,我国人民所面对的竞爭,来自世界各国,而且势不可挡。因此,除了掌握本身的母语,也必须学习其他国际性的语言,尤其是学习作为当今最强势语言的英语,没有人会否定这一点。实际上,不仅在马来西亚,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得面对资讯社会蓬勃发展的衝击,並鼓励国民学习多种语言,但其根本差异在於各国政府如何制定语言教育政策,以在全球化下求得最好的发展,因应来自各国的强大经济与科技领域的竞爭。

一些发展国家如日本、韩国、芬兰、德国等非英语系国家,选择採用多元主义的语言政策,强化人民的母语根基,进而提升使用英语的能力,以解决国家发展的需求。因此,虽然这些国家的小学教育是以母语为主,但是却没有造成学生升上了大学阶段后,面对以英语学习数理的障碍。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如南非选择了在小学阶段摒弃母语教导数理的优势,而改用英语教学,以图达到提升人民的英文水平,结果適得其反。由於英语不是学生的母语,造成学生的数理成绩低落。

在我国,儘管小学英语教数理还在爭论中。但是这6年期间,来自民间教育团体针对英语教数理成效的调查结果不是很乐观。首先,2005年举行的马来人教育大会的报告显示,有50万名马来学生將因无法跟得上英语学习数理,而被迫輟学。

其次,在华小方面,虽然以华语和英语同时学习数理,但情况好不了多少,根据教总在去年5月公佈的一份有关华小落实“2-4-3”方案的报告显示,“2-4-3”方案不但对华小数理的教学成效带来负面的效应,甚至也影响了华文的学习。

早在1951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会议上,曾做出这样的建议︰“……在教育领域,应尽量延长使用母语学习的阶段,特別是学生应该以母语启蒙,因为他们最容易瞭解,同时使用母语教学可以缩小家庭生活及学校生活之间的距离。”

事实证明了,学生在没有良好的英语基础上,根本无法有效以英语来学习数理。因此,以母语学习数理才是上策。唯有先掌握本身的母语,后再学习另一种国际语言,才会使我们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上找到自身的位置。

英语教数理政策是“教育问题,政治解决”。教育被政治化,结果学生是最大的受害者。教长已经宣佈会在今年的小学评估考试后对英语教数理进行评估,以做最后的决定。但最重要的是,教育部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是不把教育问题推向政治化,而必须是以教育为出发点,不受政治因素的干涉。

作者:南方客

大道路费会调低吗?

“大道过路费有望调低。”?这句话出自新任工程部长的口,著实是让人“耳目一新”,彷如天籟。怎么换了一个部长,就会有这番旧部长在过去数十年,始终说不出口的句子出现呢?这倒真是件新鲜事。以往每次提到大道过路费调涨这问题,总是惯性回应:“如果不调高过路费,政府每年將要赔给大道公司若干亿令吉。”这样的回应和说词已让人听出耳茧,至於为什么政府要赔偿大道公司,到底这是一份怎么样的合约,只见记者不愿其烦地重复发问,却总是不得要领,没有一个明確答案。

老百姓就这样一年復一年,对收费大道每隔三数年涨一回,早已逆来顺受成了习惯。偶尔会发生住在大道附近无路可避的居民走上街头示威的事件,但终究没有什么作用。大道收费照涨不误,大有此路是我开,要起价就起价,走不走隨你的架势。驾车一族抗议了一阵子,在汽油价格压力下,无奈又乖乖回头付费过路。

但这一回新任工程部长莫哈末再因竟主动表示,会在3个月內检討收费大道的特许经营合约,並说如果某大道的交通流量所带来的收益,已超过预期利润水平,將不再调高过路费。更让人好奇的是,部长也说会研究其他包括“合约条款、大道收费、特许经营权的期限、大道公司承担的贷款”等事项。部长直言22家大道特许经营公司的过路费总收入是276亿,而总盈余则达35亿令吉。

虽然当初政府兴建大道工程时,採取特许经营的方式,有其背景和原因,但时至今日已十多二十年了,是否仍然要依循原有合约及方式来处理相关事项,绝对是值得政府领袖商榷的。何况,摆在眼前有不少方法可以解决大道数年一涨,但政府的回应总是让人失望,彷彿整个事件“就是这样的啦”,惧於改变也毫无改变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做生意有赚有亏是很正常的事,22条大道中就有7条面对亏损。但同样的拉长补短亦是生意经营的基本之道,至於如何转亏为盈就看公司领导的智慧和能力,万不能老持著“特许经营权”当尚方宝剑使用。毕竟大道公司经营的是涉公眾利益的事业,虽说有些地方有交替道路可行,但住在大道附近的居民都心知肚明,使用交替道路的汽油消耗,往往和过路费相去不远,在计算时间效益后,收费大道就变了必经之途。

其实,人民对大道涨价之所以不满,原因不外乎两个。第一个就是有些大道明明已有盈利,却仍然依照合约到期就起,不起价就要政府赔钱;政府的钱就是纳税人的钱,回到来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其次,就是大道合约十数年来始终是个谜团,人们不禁好奇,为什么当初会擬下这样一份让大道公司稳赚不赔的合约,对其內容自然想看个究竟。在久问不得解释后,不满情绪自便油然而生。

如今工程部长所言,实际上是在回应人民早在很多年前就已提出的问题而已。当然,部长只说“会检討研究”,並非斩钉截铁打包票说大道收费会减价。故此大家且莫高兴太早,以免结果出来空欢喜一切。事情有开始总是好的,这位新任工程部长能在这“大道收费数年一涨”的老问题上,弄出多少实质惠民的答案,就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何凡

马华向左走?向右走?

马华是否出现两种不同思维?

翁诗杰说,马华必须朝向多元种族的方向,以免在今后的国家政治地貌中消失。

黄家泉回应说,马华是为华人而成立,华人仍需要马华,因此马华暂且不会走多元种族路线。

翁诗杰是放眼未来。

种族政治“你输我就贏,我贏你就输”的零和游戏,玩不出新的花样,矛盾丛生,內斗激烈。对国家长远的发展,破坏多於建设。

况且,人民愈来愈不卖种族政治的账,种族政党的市场日益缩小,尤其是人口比率逐步下滑的华裔和印裔,没有本钱继续玩下去。

黄家泉是立足当下。

目前的政治版图中,马华佔据的,就是华人这个板块。有时候,板块大一些,有时候,板块小一点。

不管大或小,它都维繫了马华的生存。要捨弃这个板块,找一个更好的,谈何容易?

何况,马华和巫统命运已经绑在一起,巫统不变,马华也变不出所以然。

站在现实角度,必须“华”字当头,充其量融入一些多元点缀,不过,不能离开华人主轴。

如果你是马华党员,你会支持哪一种论述?

很难说吧。困难的选择,肯定不会有容易的答案。

一个存在了近60年的政党,在它一甲子生命歷程中,长期依赖一种意识形態,也习惯了生存环境,以及滋生的文化特质。

要作根本性的改变,谈何容易?

一次选举的结果,固然是醍醐灌顶,不过震荡之后,可能又回到原点,等待下一次的命运。

这种现象,应该也適用於巫统。

不管怎样,翁诗杰和黄家泉的不同观点,值得马华领导层和基层进行思考和辩论,才能找出一个方向。

作者:郑丁贤

给人民一条方便的路

吉隆坡蕉赖皇冠城主要通道风波的新闻,最先在报章地方版的小角落出现,接著下来的报导,標题愈来愈显著,甚至图文並茂,吸引读者目光。现在,这条地方新闻,竟上了全国重要版位,显见大道公司与民眾就这条大道的开路与封路的爭执与衝突,愈演愈烈,濒临失控局面。

蕉赖皇冠城在2005年建立,衔接蕉赖─加影大道的主要通道仅1.5公里长,当地居民通过这个路段往来吉隆坡,可节省金钱、时间及免除塞车之苦。

但是,蕉赖─加影大道公司却以路墩堵住这个路口,迫使蕉赖皇冠城和双溪龙数以万计的居民,每日出入都要绕行4至7公里的冤枉路,另外多缴付1令吉90仙过路费不说,还有面对严重的塞车问题。

两年多以来,居民为了要求大道公司移开路墩,还人民一条方便的道路,四处奔波,从上书政府、要求政党协助,諮询法律专家,各种途径都尝试过了;连当时带领这些居民去向联邦和地方政府请愿的反对党人士,现在自己都当上雪州地方政府高官;但是,民眾依然夹在大道公司、发展商、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所谓法律文件之间,动弹不得。

有关路段的主权属谁?是州政府还是大道公司?大道公司確定有封路权吗?发展商去年入稟民事法庭之案有何结果?政府与大道公司的內容为何?

一连串的疑问,喧闹了两年多,依然没有结果,难怪居民沉不住气,要在现场派送冥纸,要动手铲除封路的石墩;难怪聚集的群眾愈来愈多,情绪也愈来愈激昂。

抗议和火爆的场面,已经升级到需要出动联邦后备队到场镇压;但是,问题还要等待何时才能解决?

昔日引领民眾情绪激昂地抗议的行动党人,现在都已是雪州政府朝中主政的高官了,为什么问题还不能解决?

居民每天水深火热,已经受苦近1000个日子,雪州大臣卡立还在说:“封路风波涉及两方利益,州政府会继续研究,查证有关地段是否属於州政府。”才说要安排有关三方面在本月內对话。

喧腾了这么长久时间,还不能给民眾一个清楚的交待。民盟政府的效率,看来並不比基尔掌权时代好到哪里去。

不管这个路段的拥有权最终鑑定属谁,也不管联邦及雪州政府用什么办法,检討合约或给予大道公司赔偿也好,都必须以人民利益为优先考量,开放有关路段,让人民出入方便,而且也可以紓解交通阻塞问题。

工程部前日声明会在3个月內重新检討全国22条大道的特许经营合约,那么最先应检討和公佈合约內容的,便是政府和蕉赖─加影大道公司之间所订立的这张合约。

政府与任何私营大道公司签约,建筑高速公路或开山建路,都必须以维护人民权益为优先考虑原则。决不能允许大道公司为了赚更多钱,而封锁人民进出的路口,给民眾带来不便之余,还製造严重堵车问题。

给人民一条方便的道路,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大道公司做为一个企业所应有的回馈社会的精神。

作者:陈宝卿

为缅人祈祷

一个政府,是不是以民为本,端视其一切决策,是否以人民利益为优先。以此作为衡量的標准,那么,缅甸军政府无疑是视民如草芥!

救人如救火,这是爭分夺秒、十万火急的事,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正处在恶劣的环境里,隨时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死者。但是,缅甸军政府仍然紧守关卡,拒绝在第一时间放宽限制,让国际救援人员入境以协助抢救灾黎。

缅甸军政府在这个紧要关头里,担心的不是节节上升的死亡人数,关心的也不是面对疾病威胁、餐风宿露的人民,害怕的竟然是一旦开放外援入境,將威胁到她的政权!

“避世”在偏远的內比都(缅甸新首都)的军大爷们,一心想著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政权,不让这场超级热带风暴给毁了,丝毫不顾念人民的死活。

可悲的是,被军政府鎗桿子血腥镇压嚇倒了的善良缅人,现在连反抗军政府的念头想都不敢想,只能逆来顺受、听天由命。

但是,缅甸遭到的灾情,不全然是天灾所致,而有很大部份確是人为。

印度气象学家称,早在风暴来袭前的48小时,就已向缅甸政府通报有暴风,军政府显然没做好准备迎接暴风。此外,军政府为闢耕地破坏沿岸红树林,也令沿岸地区失却防范海浪水淹的缓衝,加剧了灾情。

这再次证明了缅甸军政府,何曾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

有人说,在缅甸即將举行军政府“精心设计”的公投前来袭的这场风暴,是缅甸军政府的一个凶兆,也是上天对他们去年9月血腥镇压僧侣和平示威的惩罚。但是,如果真有上天惩罚这一回事,那未免代价太大了,军政府犯的错,却先拿缅甸近半人口的性命来“代过”?

善良的缅甸人民,何苦要受到此大灾大难?而做为缅甸邻国的东盟国家,是不是还可以採取更强硬的態度来迫使缅甸军政府,儘快放弃锁国,缅甸百姓的性命才最重要啊!

作者:熊淑丽

何须西装笔挺?

大选以来的报纸,特別多精彩的新闻。因为政治出现前所未有的局势,报纸也因此不像以前那么沉闷了。

现在朝野议员都爭著为人民做事,人民感到有点受宠若惊。不难理解,因为未来4年的表现將决定它们的生死命运。但从新闻的照片,看到无论朝野议员,总爱穿著西装笔挺出差,心中產生了点闷气,不说不快。

如果议员高官在冷气的室內和房车皆无所谓,但在户外,烈日底下,我也为他们流一大把汗!以马来西亚的天气,我国的议员高官白日在户外是否有必要穿这么多衣著?西方国家一年有四季,其中三季凉冷,而在夏天官员多喜欢穿单薄衣著出门的。我们这里一年如夏,西装笔挺真不好受。

其实,穿得这么严肃,人民感到很难接近他们。大选前候选人视选民为老板,自己是僕人,所以一身朴素寻求人民委托。他们风尘僕僕走入人群,弄到汗流夹背。我想我们的议员们在中选后已忘了他们是人民的公僕,竟然和选民的身份调转了,他们是老板,选民是僕人。议员穿得这么美,人民想要求他们做一些卑微的事情也不敢开口吧?

我多么希望议员们不要忘记竞选时向选民承诺的东西,要瞭解人民的状况,一身西装笔挺在人民面前对著沟渠垃圾堆指天篤地拍些照片,这样的政治手法已经不受欢迎了。尤其是部长们,必须更加谦卑,不要摆架子。人民希望议员能够像竞选时一样仍然勤於走入人群,听听人民的心声,把它们带入国州议会里头。

我们的部长和议员应该向泰国首相沙玛看齐,他可以一身平民装地拜访小贩们,在简陋的档口吃肉骨茶。所以一个得民心的人民代议士是在於內心的美(善解人意),而不是在於外表的美。

作者:陈亚伦牧师

英语教数理/英文文学

●敬请教育部长希山慕丁拿出诚意,认真看待各族反对英语教数理的心声,不要一意孤行而影响学生对数理的兴趣和程度。(013-894xxxx)

●我在小学以华语上数理,中学时以国语上数理,没面对多大问题,是因国语基础打得好。所以小学生该先搞好英语才在中学以英语上数理。(012-649xxxx)

●以英文文学教英文与以文言文教华文有什么区別?小学生基本功都未打好就要求他有绚丽的文彩,无疑是揠苗助长。(飞.诗巫)

●朝夕令改的教育政策,英语教数理或明年废除,学生被这些政策搞到头昏脑胀,呜呼哀哉!(013-677xxxx)

综合

●国会直播收视率飆升,政府应慎重考虑延长直播时间。民眾关注国事毕竟是件好事。(思芳.霹雳)

●“月漏论”国会议员邦莫达竟然被委为后座议员俱乐部副主席,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政府高官傲慢,是国家进步的绊脚石。(晓晨.新山)

●水、电、汽油、大道连米粮都被政联公司垄断,请问大马经济如何进步?宏愿会实现吗?(小妙.吉赖)

●后知后觉的政策遇到问题才杀鹅取卵,同样是农业,为何本地牛羊肉没有顶价,鸡肉就有顶价?而入口鸡食原料又没有顶价?(不平)

●马华若要走多元种族路线就应和民政合拼,我们只要一个华基政党。不过,官职分配问题最终会使合併计划告吹。(盼望.森美兰)

●建议马华和民政合併,组成一个多元种族政党,政党名称可用“马民党”─马来西亚人民党。(老陈.吉隆坡)

●养几只猪都受到一些人指指点点,妄论国家粮食大计?(云.实兆远)

●著名部落客拉惹柏特拉遭煽动法令对付,引起举国注目;有关课题恐將成为政治人物捞取政治资本的戏码,在政坛掀起千重浪。(枯灯.曼绒)

●一个国家如果存在过多不合时宜的法令,国家发展肯定受到种种限制。(念芳.霹雳)

●拉惹柏特拉步入双溪毛糯监狱,在挑战煽动法令的合法性之余,也坚决捍卫言论自由。(贤.曼绒)

●我国目前米供充足,民眾不应爭先恐后增购白米贮藏,政府须工农並重,以期减少依赖入口米粮。(隨缘.霹雳)

●拉惹柏特拉明显是要以本身入狱的震撼力,来提醒国人关注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思凡.霹雳)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贪污枉法的贪官迟早会受到应有的惩罚。(侯子.马六甲)

2008年5月5日星期一

大马人须有危机感

大马和其他国家一样,面对最棘手的民生问题──通膨及粮食短缺;如何减轻低收入者的生活负担,和津贴制及粮食生產息息相关。

如果政府因为津贴一路飆升,而无法支撑,人民將首当其衝;国家无法在短期內增加粮食生產,民眾也势必受到进口粮食价格高涨的打击。

事实上,首相已经表明,政府將会减少和展延一些非紧急性的计划如道路重舖,以便將拨款转移至粮食生產。这意味著,一旦工程停顿,经济成长將停滯。政府提供给各类物品434亿令吉的津贴,如果浪费、贪污、舞弊和走私不受到遏止,比如贸消部州执法主任私运津贴柴油,津贴制將是一个无底洞。石油会有开採完毕的一天,津贴却永无止境。

要解决当前的问题,就必须检討津贴制和粮產效率。目前的津贴是富人和穷人一起享有,所有人都用同一种价格购买必需品,政府补贴有钱人並不合理。

因此,政府应制定一项登记机制,通过內陆税收局、银行资料库、地方组织和村长,让低收入者登记和持卡,每个月通过固定商场购买廉价的津贴必需品,包括白米、麵粉、糖、食油,甚至是免费分发,让目標群直接受惠。

有了这样的机制,政府就无需补贴市场上的物品,为国家节省庞大资金,避免政府財务陷困。

在粮食生產方面,不能再头痛医头,面对问题才重新推行青皮书计划、拨出40亿款项找地种稻。政府在20年前弃农业、发展工业,已经犯错,最好的例子是大马农业大学改名,不再专注农业,因此现在应该把更多资源放在农业的科技开发。

其实,国家並不缺乏人力,与其让失业大专生充当物价监督员,不如聘请他们务农;和平时期的军人也可以耕种、乡村的中老年人也是生力军,问题不是不能生產,而是心態能否改变。

政府也不应捨近求远,忽略现有的稻米种植区稻农的专业能力。

要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关键在於人民是否有危机和紧迫感,只是政府在紧张,大马人毫不在意、继续浪费,即使政府拨出再多的款项,也如泥牛入海。

作者:林瑞源

老话一句:民以食为天!

在全球闹粮荒之际,虽然我国丰衣足食,但政府也倍感压力,是以未雨绸繆將重新分配拨款,展延一些非紧急的计划,改作增產粮食的用途。

粮荒让许多国家担心兵变,盖歷史一再重演,当老百姓没有饭吃时,生命朝不保夕,还有什么不会发生?况且粮食又不是今朝耕种明日收成,诚如首相阿都拉所说,切勿等到情况危急时自乱阵脚,此话確实令人深思。

我国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原本就是以农为本的热带国家;我们也有渔米之乡的美誉,只是在政府工业化的大前提下,农业大有萎缩之虞,取而代之的是烟窗工业,举目皆是钢骨森林。

工业化被视为国家迈向先进国的踏脚石,相反的农业被认为是落后国家的象徵,结果是我们毫无节制的將农耕地改换成工业或住宅用途,农民的孩子也被错误灌输“摆脱贫困生活”,把种地和贫穷划上等號。

工业化成了新宠儿,许多大型计划也应运而生,农耕地被牺牲也在所不惜,许多州政府也为了配合中央政府的步伐,忙建设名堂各异的地標,各地都有“独立广场”、有的要仿造布城、摩天轮也跟著兴建,好像必须靠这些硬体设施,才能展现“马来西亚能”本色。

西方国家从农业国摇身一变成工业强国,我们也希望依样画葫芦一步登天,可是我们忘了欧美国家在走向强国之路时,並没忘本,它们是把农业领域先进化,借助工业的发展把农业生產推向更高峰。

今天我们在市场购买的苹果、橙、葡萄、西芹、椰菜花、萝卜等等的蔬菜和果类,许多都是从先进的工业国入口;美国的小麦和大豆更是全球销售,荷兰是全球最大的蔬果出口国,谁说躋身工业国就必须付出牺牲农业的代价?

犹记得在90年代初期,正当我国大展拳脚发展重工业而惹来一些非议时,一名国家领袖却乐观的说,虽然农耕地变成工业地充作兴建工厂,但我们却可通过工业化带动国家发展赚大钱,自然就有能力向外国购买所需的粮食。

世界不是一成不变,这名如今已不在世间的领袖,也许没有想到钱真的不是万能,现在有钱恐怕已不能隨时买到米粮;多个白米生產国因担心本身的供给不足而禁止出口白米,真金白银已不能当饭吃矣!

联合国新任粮食首席顾问德舒特指责,世界大国过去20年的决策错误,造成了这次席捲全球的粮食危机,而且严重小覷投资农业的必要性。再看看我国,虽然政府过去也强调农业的重要性,但往往是动动嘴皮,当局更重视的是標榜先进国宏愿的设施和计划,再不然就只是鼓励人民在有限的住家庭院种菜,真正的大规模从事农业生產计划,总是只闻楼梯响而已。

政府也曾慨嘆我国有许多荒废的土地任由野草丛生,可是另一方面却有许多务农者耕者无其地,甚至也发生要摧毁菜园来发展所谓的先进州。更讽刺的,才被政府宣佈为粮食生產区的地段,其实早已被申请充作发展用途,適合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当局要减少入口粮食以节省数十亿令吉外匯,就不知该从何下手?

3月8日的海啸大选,国阵失去半壁江山的其中一个原因是生活逼人;当然我们还不至於到抢粮食的地步,但当世界粮食就像石油价格飆升时,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也样样喊涨时,许多政府白象计划却还在排队出炉,“民食”又怎会不演变成“民怨”?政府还能不改弦换辙,以民为本的放弃奢华又不实际,且又好大喜功的莫名其妙计划吗?

民以食为天,这是放诸四海皆准的定律,发展农业不是靠空喊口號,也不只是拨出巨款就能水到渠成,没有週详的计划,一味的头痛医头,连养多少头猪都要受到一些人的限制,我们的粮食生產宏图大计要唱丰收又谈何容易呢?

作者:刘益万

一纸证明又如何?

外交部长莱士雅丁建议当局规定,单独出国的大马女性在出国前,必须先获得家人就她的行程所提供的证明,以杜绝大马女性被国际犯罪集团利用来贩毒的事件。

莱士雅丁表示,有了有关证明,家长就能知道,他们的女儿前往什么国家,进而能及早提醒她们保持警惕,不要被不法集团利用。

有关建议见诸报端后,国內非政府组织及妇女组织纷抨击建议是对女性不公平及存有偏见的做法。

外长的建议是不切实际的,女性到达法定年龄后,是有行动上的自主权,家长是无法约束的。当然作儿女的有责任告知父母本身行踪,但是若规定女性须提出国证明则显得不合理,且有侵犯人权之嫌。

有了一纸证明又能够证明什么?难道贩毒集团就不会找上这些女郎?此举並不能一劳永逸解决大马女郎在外国犯罪的问题。

不少涉及带毒的女郎在被捕后,都会说本身不知道所携带的是毒品,或是被贩毒集团所利用。事实上,有的女郎是知道所携带的是毒品,只是甘於被男友利用;而一些则是財迷心窍、贪图不法集团承诺提供的酬劳,鋌而走险,出事后却以不知道为藉口。

这证明了国民不管男女的心態和价值观有偏差,没有危机意识,才会甘於被人利用。同时这也反映了我国的国民教育出问题,而且多年来的反毒运动並没有奏效。

或许莱士雅丁的用意,是希望父母可以教育方式教导子女明辨是非,以及提高危机意识,但是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於个人,成年人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懂得分辨善恶和是非轻重。

国民务必清楚,贩毒是严重罪行,多个国家的贩毒刑罚和我国一样,即使不判死刑也会判终身监禁,所以无论如何国人都不应该抱著侥倖的心理。

政府在这项课题上所应扮演的角色是更积极宣导反毒,加强出境处的安检,以及国內肃贪方面的执法,並进行国际合作,特別是执法方面的跨国合作,將犯罪集团绳之以法,杜绝贩毒活动,而非提出一些似是而非、不切实际的建议,给人民感觉缺乏务实执行能力的不好印象。

作者:张立德

出国证书侵犯女性人权

根据数据,截至目前共有119名大马人在外国因涉嫌贩毒活动而在世界各地监狱服刑,这其中有90%是女性。

国人在外国涉嫌贩毒有趋增的现象,虽然国內媒体皆有广泛报导这些事件,但是並没有达到预期的警惕效果。

这些在外国落网者大多表示受骗,或被国际贩毒集团强逼运毒。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因“利”字当头而蒙蔽的无知者。

要如何確保国人在境內不犯法不贩毒已是一个头疼问题,要確保所有国民在境外奉公守法更是难上加难。

外交部长莱士雅丁建议,独自出国的女性必须要有家长或僱主的“证明书”,证明其出国目的,避免遭毒贩利用。此建议一出,引起哗然。

大马女性在境外运毒佔多数,但也不缺乏男性晋身犯罪行列。倘若要实施这项措施,为何只针对女性?

这个建议看似简单,但若施行起来难免会面对无数的技术性问题。那些自僱人士若要出国,父母若已不健在,或没有和当事人住在一起,该找谁签署证明书?我们更无法排除,可能出现捏造证明书的情况出现。

这项建议,无疑侵犯了妇女的人权。正当女性权益逐渐获得提升,受到重视之际,莱士雅丁的建议无异是开倒车的,它不但无法保护女性国民,反而增加她们的负担以及使到她们遭受无谓的歧视。

帮助贩毒集团运毒的女性,只不过是国际贩毒集团的一个棋子。要彻底根除这项问题,政府必须和其他国家进行外交关系,通过执法严厉打击毒梟,才能避免毒品继续祸害人民。

任何政策,无非是要保障人民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一小撮害群之马而为所有女性带来不便,这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加深民怨。高官在提出任何建议前,宜三思。

作者:路人甲

孩子为何抗拒上学?

近几年来,有一种儿童心理疾病在我国悄悄蔓延,它的名称是“上学抗拒症”。笔者接触的儿童或青少年之中,因某种心理因素而拒绝上学的人数日益增多,因此希望提醒父母与师长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希望有关当局和华社,能进一步探討这类症状的背后原因,对症下药,防止上学恐惧症的情况继续恶化。

儿童为何抗拒上学?

按笔者临床经验的分析,有下列几种常见原因︰

一、负面心理因素:绝大部分寻求辅导的儿童,都对上学有某种程度的焦虑或恐惧,所以害怕甚至抗拒上学。一个10 岁男生被辅导老师转介过来治疗,他拒绝上学的原因是因为怕黑。在治疗过程中,发现与他祖母逝世有密切关系。他很爱祖母,老人去世后,除了忧伤和难舍的心情,也对死亡產生疑惑,譬如人为何会死?人有没有灵魂?人死后去哪里?大人忙著处理丧事,忽略了关注孩子的情绪,加上哥哥姐姐对他恐嚇说︰“如果你不听话,我们就叫祖母来抓你”等话语,更加剧案主对死亡的恐惧,导致他在天没亮就要起床上学的哪瞬间,特別感到害怕焦虑。

二、父母婚姻失调:一个8岁女生拒绝上学,是因为害怕离开母亲。原来父母曾发生强烈爭执,母亲最后哭著带弟妹回娘家,没料到竟对案主造成心理困扰,从此拒绝上学。父母了解到严重性,开始改变他们的態度,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母亲也答应案主不会发生同样的事。但无论大人如何解释和肯定,孩子依然不肯上学。经过治疗后才了解到,案主害怕上学的心理障碍,是怕她上学后就再也见不到妈妈,因为妈妈曾对她说︰“如果你继续这样下去,妈会死得更早!”孩子的心灵就是如此单纯脆弱。因此在生气时,大人要十分谨慎自己的言语,否则孩子照单全收时,就坏事了。

三、孩子操纵行为:一个10岁女生在学校假期过后拒绝上学,无论家长如何劝告,甚至为她转校,都没有作用。经过治疗后,发现这名女生原来是在操纵她母亲,因为自小受妈妈宠爱,稍有违逆她的意思就大发脾气,闹得天翻地覆。这些父母常犯的错误,就是凡事“这样可以吗?”的迁就或討好孩子,把父母的权柄交给孩子来决定,结果角色顛倒,怎不天下大乱?

四、老师处罚欠公:一个12岁男生,被老师无理处罚,心中忿忿不平,对那位老师十分反感,最后从拒绝上那位老师的课,演变成不上学的抗拒行为。我常在治疗室里听到孩子类似的投诉,就是如果一个同学在班上滋事,老师就会处罚全班,这种“杀一警百”的处罚方式不但欠公平,且会造成学生不必要的情绪困扰甚至对抗,也有损老师的良好形象,得不偿失。我们要了解,孩子逐渐成长,会很在意自己是否被公平对待,如果师长能在这方面多加留意,不但可以减少学生负面的心理障碍,更能提升学生上课的情绪和学习的意愿。

五、缺乏休闲空间:为了怕孩子起步慢,家长急於把幼儿送进有作业或考试的幼儿园。孩子上学后,除了功课补习,还加上额外的学习项目,时间排得满满,有的孩子连吃饭换衣都赶在车里进行。这种学习过程,其实是剥削孩子应有的童年和休闲权利。难怪今日的孩子很疲惫,他们面对日益严重的情绪与行为困扰,皆因大人对孩子的教育心態过於急功近利,忽略孩子健康的身心发展以及他们內心的情感需求。

家长和老师,是孩子人格和心灵的塑造者,我们的家庭教育、教学理念、言语举止,在在影响下一代的身心和品格的正常发展,大人们宜谨言慎行。

作者:黄晋亮

政府津贴是否惠及人民?

檳城米商公会主席陈佐明指国家稻米有限公司(国稻),是导致白米短缺的始作俑者。他说,檳州没有白米荒,但因国稻不肯出售有津贴的统制米(本地15%米),结果米商不得不向米较购买“本地5%米”与“本地15%米”,导致这两种白米价格上涨。他指出,国稻只把他们的白米,售给旗下的子公司。

又是子公司?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有必要正视这个问题。有津贴的统制米,主要是供低下层消费人食用。政府津贴统制米,目的是要减轻低下层人民的生活负担,而如今却因国稻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作业,使人民不得不以更高价格购买白米。如此一来,政府使用纳税人的血汗钱支付的白米津贴,岂非形同虚设?这笔付诸流水的津贴,究竟益了何方神圣?

农业部必须彻查檳城米商公会所作出的指责。为何国稻只把白米售给旗下子公司?这些子公司的负责人是谁?国稻此举可有违反任何条例?有关子公司可有从中牟利?这一切都必须有个清楚的交待。

国內贸易及消费部长沙礼尔说,受津贴的物品必须是不可或缺的的日常用品,所有津贴都必须真正让有需要的人民受惠,才不会造成浪费或被不负责任者当成商品销售。

人民常听政府领导人述说他们如何如何体恤民情,花了多少多少亿令吉的津贴辅助人民,但是他们可有认真监督属下机构的行政作业,確保这些津贴真正解决民困,改善人民的生活?

希望所有涉及政府津贴的部门首长都能严正看待津贴事件,以確保政府的津贴政策真正达致减轻低下层人民生活负担的目標,而不是沦为某些“子公司”负责人中饱私囊的黑箱作业。

作者:尔尔

马英九心中的理想台湾

要瞭解马英九心中的理想台湾,可以从他的政治语言来解读。

马英九强调他走的是“马英九路线”,而不是“李登辉路线”。

甚么是马英九路线?“不统、不独、不武”三者连环相扣,因此马英九提出“搁置爭议,追求双贏”。

甚么是李登辉路线?“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间接承认台湾归顺中国。

马英九在选战时不提“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希望拉高来自绿营的选票。然而,马英九当选后在为委任陆委会主席赖幸媛案而辩护时却说,赖幸媛的九二共识理念是与他的理想一致的。

这个说法自相矛盾。

既然是马英九路线图,“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就不是马英九的政治理想。因为在詮释“一个中国,各自表述”这个政治概念时,台海两岸都必须要有自主权,才有实质意义。而最切合目前局势的解读是“一个中国,两个政府”。海峡两岸毕竟包涵了不同的政治制度、主义和经济结构。马英九不会认为台湾有自主权,因为控制权在中国手上。

所以,马英九心中的理想台湾,就是维持台海和平安全,50年不变。偏安东南,各自发展。

只想维持一隅偏安,或许可以带来发展契机。然而,政治乃千秋功业,不朽盛事,只图一快,更非政治家所为。

马英九当选至今尚未登上龙位,就因陆委会主委人事任命而引起国民党內外大力反弹,人气下挫;中国大陆方面也保留观点,看看马英九520就任总统时的政治演说,如何唱出戏码来,到时再下定论不迟!

诚如李敖评论马英九时曾经说过:“他应该去做明星,不是做政治人物!”这是马英九“做秀”的致命伤。

马英九个人形象魅力是他当上总统宝座的本钱,与他用“专家治国”的方法去管理台湾是两回事。如果是做秀,文字游戏可以弄得大家晕头转向;“不统不独不武”再唱下去也变不出甚么戏码,听久了就是陈腔滥调。

如果要做一个全民的总统,马英九就不能再做秀。为了2300万台湾人民的福祉,台湾须要突破瓶颈,加速两岸的协商,完全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和平统一,才是歷史赋予马英九的时代意义;否则,这只是“走马灯”跑出来的政权,轮流执政的理想国而已,国民党和民进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没有甚么差別。

孟子曰:“天欲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马英九动心忍性,当思政权得来不易。台海和平稳定,惟繫於当变则变,变则通,通则久。520就职演说,全天下期待!

作者:郭祺佳

泛政治化下的马来主权论述

法律专家和政界人士都指出宪法並没有列出“人民主权”或“马来主权”这两个名词,人民联盟这边的人则说“马来主权”只不过是巫统的政治口號,总结法律专家和政界人士的意见,就是无须过於在意这两个名词的存废。

惟这个“无须过於在意”的结论,明显地忽略两点,第一就是国中中五歷史教科书已宣扬马来主权,行动党和马华的国州议员在2004年11月曾公开吁请教育部纠正这点,但教育部没有接纳这意见,可见马来主权或马来支配权这观念並非只是巫统政治口號那么简单,既然歷史教科书也这么讲,这观念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非马来人不可掉以轻心。

另外一点就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正確”诉求下已出现一些宪法所无的政治决策,即如宪法没有把人民划分为土著与非土著之別,但这划分已施行了三十多年,且土著与非土著確有不同的对待。比如说,年薪超过10万令吉、20万令吉的土著购买房產时有7% (以前是3至5%)折扣,年薪三、四万的非土著没有折扣。

又比如,不但宪法所无,连教育法令也找不到的全津贴学校与半津贴学校这两个名词,但学校確实给划分为全津贴和半津贴,这一宪法所无的划分令华社吃尽不少苦头。

是以,可別以为宪法没有马来主权这名词而就掉以轻心,至少歷史课本有,可见其影响力比土著与非土著、全津与半津学校更大、更深远,因为在政治上被认为正確的观念往往会超越宪法,因而被確立为政策,所以马来主权或马来支配权被定为政策,即如新经济政策或把人民划分为土著与非土著的政策一般並非不可能的事,只要有这样的观念,有这样的口號,就会有成为事实的可能,这是大马传统政治生態。

实际上,马来主权也並非单单是巫统的政治口號,日前在世界贸易中心举行的“马来人团结大会”,与会者就公开宣扬“大马是马来人的,我们是这里的土著,我们不要分享政权。”

换言之,马来主权、马来支配权这观念已潜伏在不少人心中,歷史课本公开提出来后,潜藏在心中的意识也表现出来了,这些人当然无视宪法中有无这名词,也不在乎宪法有没有这样的区分,此所以冒现了马来主权这口號。

鉴於以往的经验,当某种观念被认为在政治上有需要时,就会付诸实行,非马来人无从反对,土著与非土著之分、全津学校与半津学校之分就是很好的例子,且也积非成是了。

因此,假如马来主权或马来支配权这口號越喊越大声,越来越多人附和时,谁能保证不会成为事实?尤其听到“马来人团结大会”中那种极端、激烈的言论,加上歷史课本在学校公然鼓吹,所以对马来主权这观念,我们不可因为宪法中没有这名词而任由它滋长蔓延开去,一定要尽早让马来社会了解这种狭隘的思想正是足以把大马毁掉的观念。

作者:亦人

中梵的弦外之音

今年2月,纽约爱乐乐团破天荒首次在平壤大剧场举行演出,令原本乌云满天的朝鲜半岛露出一片曙光。

相隔两个多月后,中国爱乐乐团和上海歌剧合唱团则將在梵蒂冈为教宗本篤十六世演出莫札特的名曲《安魂曲》。这將是中国爱乐乐团第一次在梵蒂冈演出,其弦外之音同样值得慢慢品味。

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將这次的梵蒂冈之行,与1971年的“乒乓外交”相提並论。当年中国与美国间並无外交关係,而且越战方酣。由於意识形態的对立,在世界不少问题上都意见相左,而就是这一场微妙的体育活动,使两国外交关係推前了一大步。

从中梵双方在安排中国爱乐乐团到梵蒂冈演出的处理方式,在在显示曾经敌对的中梵显然有意改善关係,如果不是北京政府默许,中国爱乐乐团不可能到梵蒂冈表演,毕竟中梵目前还未復交。

教宗把改善与关係作为他任內的重要工作,希望能加强中国天主教徒的信仰自由,而这次中国爱乐乐团受邀到梵蒂冈演出,也是教宗为改善双边关係而作出的努力,並期盼音乐也能像小小银球(乒乓球)一样,打开中梵外交困局的缺口,使双边关係向前推进。

事实上,中梵为復交展开的互动频密,其中双方就已经在任命中国主教问题上形成某种程度的默契,而中国爱乐乐团的破冰之旅,只是再次证明,作为非政治领域的文化交流,音乐能作为不同文化间对话的管道。

这场“音乐外交”否像1971年的“乒乓外交”一样,令中梵关係逾半个世纪的僵局出现突破还有待观察,但这次中国爱乐乐团在梵蒂冈的演出,若能成为开启双方交往大门的契机,將是此行的最大收穫。

作者:朱运健

派报人有减少趋势

几十年前,人们的精神食粮(报章)大都靠派报人一大清早派到家门前,而鲜少有到邻近报摊购买的,可近几年来,派报人有逐渐减少之势。我刻意跟一位定期派发《星洲日报》给我的派报人谈,因我见他派报这行业似乎失去信心,有时很迟才將报章送到我的手中。他道出心中的苦衷: 近年来,订阅报章的客户越来越少,他们通常选择到邻近的报摊买自己心仪的报章。后来该派报人甚至不再派报,失踪了,可能已改行从事別业。

现在,跟大多数人一样,我也到到邻近的报摊买报,不再依靠派报人了。我常想若能重温昔日有报贩將报章送到跟前,那多好啊!

若派报人继续逐年下降,而让读者觉得不便,我提议不若由星洲媒体设立一个“派报公司 ”,向一些没有派报人派报的地区,为读者服务,如此一来,既没有干扰派报人的生意,又可为读者供应报纸,诚可谓一举三四得,何乐而不为?

作者:符和沧

国会直播/州议员被扣

●恳切希望国阵议员“从感恩出发,从谦卑做起。”(013-894xxxx)

●在国会发表不尊重残疾人士言论,视线模糊、口齿不清,狠话多讲无益,切记︰祸从口出。(云.实兆远)

●要求行动不便的人站立说话,分明是在污辱残缺人士。(016-662xxxx)

●当局若取消国会直播,难免会令人民觉得国阵政府將问题扫入地毯下,驼鸟心態有违人民知的权利。(枯影.曼绒)

●给最后机会?再吵就取消直播?听了好像怪怪的?难道直播是奖励议员的吗?表现良好才给直播吗?知不知道人民建议国会直播的用意是为了什么?请內阁给人民充份的解说。(019-329xxxx)

●电台直播国会会议是件好事,它不但能让人民直接知道部长们在做什么,也能让国会透明化,那么下届大选选民自然会善用手中一票。(琳)

●在民主国家,反对党的存在须获得应有尊重,政府与在野党若能真诚合作,得益的將是国家及人民。(慧萍.麻坡)

●为什么再吵就不直播国会?不如禁止再吵的议员进国会。(537.麻坡)

●马六甲行动党州议员锯电讯塔铁条事件,显示他们行事鲁莽,落人口实,不要以为国阵是无牙老虎。这件事值得民盟借鉴,谨慎处事。(蕃薯老头.新山)

●警方虐待扣留犯事件时有所闻,严重影响良好形象,民选代议士为民请命乃职责所在,警方岂可施予暴力对付?(如风.实兆远)

新闻自由/综合

●有些人说过,排名滑落不等於退步,是因为评估方式有问题,所以排名不重要。(云.实兆远)

●国家政治开创新格局,各界对新闻自由的呼声更为殷切,当局应取消报章每年更新出版准证的规定,以扩大媒体空间。(念芳.霹雳)

●高官领袖常说要听真话,但我国却有不少压制平面媒体言论自由的法令,但愿政府能加以检討修正。(依命.霹雳)

●处身全球化时代,互联网普及、资讯流通迅速。当局应考虑放宽新闻自由尺度,全面检討已经不合时宜的法令。(全空.曼绒)

●敦马以80高龄加入部落格行列,势必增强部落客的信心和士气。第五权的號召力引人注目,政府有须改变思维迎接挑战。(贤.曼绒)

●真要克服粮食短缺问题,政府应重振我国的农业,將耕种地合法化,大力提高各种农业品產量(云.实兆远)

●旅游部长將旅游业政治化,用政治思维领导旅游部,罔顾国家利益的作法,委实引人詬病。(沉吟.霹雳)

2008年5月4日星期日

严复与西方媒体

最近有许多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对西方媒体关系拉萨骚乱,以及奥运火炬在传递过程中“遭袭”事件的歪曲、偏颇报道感到非常愤怒。然实际上,中国人和西方媒体之间的龃龉,恐怕已有不短的历史了。

1897年,山东发生了一起涉及德国人的“巨野教案”,德国遂借机侵占了胶洲湾,威逼清廷签约而把山东纳入其势力范围内。

针对如此赤裸裸的侵犯主权行为,当时的英国《泰晤士报》做了报道,结果引起学者严复的不满,他在“驳英《泰晤士报》论德据胶澳事”一文中表示愤慨:

“呜呼!吾今而知英人开化之说为不可信也。……读西历十一月十八号路透电音,谓《泰晤士报》深许德与中国交涉所用之权力,并愿英之举动与此相类。虽电音简略,该报所论,其详不可得闻,然其宗旨,大要不外乎武断灭裂,窃为英人不取也。”

喝过洋水也不认同抹黑

严复可不是一般中国人,而是当时极少数的“海归派”知识分子,了解西方文化,具“现代”思想,支持维新改革。再说,他还是留学英国的。他对西方学术和体制非常认同,所以致力于翻译西学名著,如斯密史的《原富》、赫胥黎的《天演论》、孟德斯鸠的《法意》等,以为中国人开启新知识、新观念。而这几本译作对中国近代思想界的影响非常大,可说是具启蒙意义。

由此可见,纵使“喝过洋墨水”,认可西方文明,并不表示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和民族情感会更为淡薄;何况其所面对的是蛮横无理的侵略行径,以及为如此卑劣行径背书的“不公”媒体。

至于今天的问题,虽说不似胶州湾事件那么“剧烈”,但西方一些媒体和人士对中国西藏主权的“暧昧”态度,以及在人权问题上的“借题发挥”,难免会令许多中国人怒火中烧。更何况,当年被列强侵犯、羞辱的集体记忆,其实还是相当鲜明的。

西方低估中国人的理性

因此,今天众多海内外的中国人和华人会如此热烈地“群起”示威,抗议某些媒体和人士,其背后所涌动的,是一股承传已久的民族主义情感,乃至潜意识。某些观察家以为如此的情绪和意识是官方特意经营的,我想是“倒果为因”了,这不但高估了中国官方的能力,也低估了中国人的理性和自觉性。

也许,就如殖民主义时代的西方人倾向于把非西方人看成不懂得什么是“文明”的蛮族或“异教徒”那样,今天的某些西方人,包括媒体,也会不自觉地带着其道德及理性优越感来看待中国人,包括把那些示威的年轻人看成一班“感性多于理智”,容易被权威和意识形态 “误导”的“无辜者”。

其实,就如严复,或者胡适、陈序经那样,不少中国人是仰慕西方文化,包括大力宣扬其价值的,乃至还是“崇洋”而敌视、抛弃自家文化的。所以民族主义不一定就是“反西方”或“排外”——可别忘记奥运也是西方产物。

所以,或许再过一段时日,又会看到大群的中国年轻人热切地“向西方学习”、“拥抱西方文化”,乃至还会把这些文化带到西藏去。所以,关心西藏民族文化的西方人,要担心的不一定是西藏的“汉化”,而是“现代化”和“洋化”!

作者:郑庭河

从拆德教会镜框谈起

根据各报报道,4月30日柔佛州宗教局联同警方一行数人,在没有出示任何执法证件之下,强行拆除新山德教会挂在紫书阁已有51年历史的回教先知的镜框。

其实有关镜框,只是镶着一张白纸,白纸末端写上“回教主穆罕默德(慈恕)”和爪夷文字样。

据我所知,马来西亚的所有德教会都是以回教主穆罕默德(慈恕)、基督教主耶稣(博爱)、释迦牟尼佛祖(慈悲)、道祖太上老君(崇德)和大成至圣先师(忠恕)的五大德行做为人生修行和学习的圭臬。德教会本身也不是一个宗教团体。它崇奉五教旨在启发人类良知、重振道德思想。因为回教的“慈恕”、基督教的“博爱”、佛教的“慈悲”、道教的“崇德”、儒教的“忠恕”,正是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因此,以五教的中心思想作为世人学习的榜样又何错之有呢?

回教徒对外国人亵渎先知的行为感到愤怒和讨伐是能够让人理解的,可是,对先知崇敬有加的德教会也受到宗教局不讲理的干涉,却是令人莫名其妙了。

宗教局行为难以理解

如果宗教局认为人们把先知的圣名镶在镜框内,作为策励修行和学习的榜样也不被允许,那么创立宗教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难免就使人大惑不解了。

由宗教局官员对德教会先知举措的干涉,使我不禁想起不久之前发生在吉隆坡一间血缘性组织,在向社团注册局申请批准其所修改的章程时,被该局官员自作主张加入一项条文:“不得在会所中设立神龛或膜拜场所”事件。

众所周知,所有我国的血缘性组织都习惯在会所中设立崇祀祖先的神龛。比如:李氏宗亲会设老子神龛,林氏宗社设比干公神龛,符氏公会设公雅公神龛,陈氏书院设重华、胡满及元光三公的神龛。不仅如此,一些地缘性的组织如海南会馆设妈祖,广肇会馆设关公神龛。很多会馆中的神龛都有上百年的历史。

每逢神诞或节日,各会馆的理事和宗乡亲都会聚集在神龛前举行膜拜仪式。这也是华人追本溯源、纪念祖先的美德,对国家社会不仅无害,而且也在发扬东方人孝亲敬老的美德。

社团注册官加无理条文

如果让一位无知的官员擅自做主,为华人社团加入一条《1966年社团注册法令》中并没有列出的条文,那许许多多的华人宗乡团体今后岂不要面对无尽的困扰吗?

虽然,吉隆坡那间血缘性组织曾于2008年1月18日致函社团注册局要求取消有关条文,并特地引述《马来西亚联邦宪法》第11条文:“人人皆有权利信仰及奉行其本身的宗教”。

可是,截至今日,有关社团仍未获社团注册局之回函。虽然,新山德教会与吉隆坡某血缘性组织的情况稍有不同,不过,在“一叶知秋”的先兆之下,希望华总及各地大会堂应防患未然多加关注,以防事件蔓延及泛滥至不可收拾地步。慎之!慎之!

作者:横眉

基尔的扫把精神

雪兰莪州前任州务大臣拿督斯里基尔医生最近连生多起事件,除了参与敦马对首相拉台的运动,也声言竞选巫统青年团主席职位;而在州内事务上,最先引发州议会销毁文件风波,再介入东目反集中养猪区事件,被发现任内批准森林保留地“符合程序”地转为房屋地,在4月末又被揭发其夫人挪走州议员夫人协会的990万令吉资产。

基尔在大选前,曾因颁发扫把奖给官员,受到全国官民议论,对其举措是贬多赞少,连首相也在百忙中劝他小心行事。“扫把精神”事件议论未熄,这位噱头多的州务大臣,又在大选前因摧毁印度庙宇,而受到印度民众群起围攻。身为华人也感同身受的提高警惕,对雪州前政府的雷厉行动存三分忌讳。

雪州前政府多起事件被揭发之后,基尔对森林保留地转为房屋地的解释是牵强的,但更加牵强的是,他辩称州政府转移地契都符合程序,包括征询民意,以及在行政议会获得通过等等。他对其夫人挪走州议员夫人协会资产也给予思维相同的解释,即一切由会议决定,而且曾经征询律师的意见,以及行事符合章程等等。

我们不知道基尔曾经以符合程序,以及议会通过的方式处理过多少职务。至少在职权转移前,将一个合法团体的全部资金或资产转移到别的户头,在道义上是转不过来的。据说,除了他的师傅敦马曾经在转移首相职权,被谴责挖空国库之外,这是我国历史上破天荒的第一个案例。

合法未必符合道德

符合法律或者符合程序,与符合道德是两码子事,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法律允许的行为,未必是有道德的行为;符合程序的批准,也可能是贪污腐败的决定。因此在程序和法律上,不管基尔夫妇多么坚持,获得这笔款项的正副部长夫人协会(辩称为“保管”),都不能据为己有。原因有三:一是不道义的钱财不可用;二是法律未定的非义之财不可取;三是对国阵政府再次形成名誉上打击的钱财应该退还。

姑且不论基尔夫妇的行为是否会受到反贪污局调查,雪州新政府将此事件提呈到法庭审决会有什么结果,但在道德指数上,这种行为的比分是极低等的,而且可能成为贪污的阶梯。

如果基尔还崇尚“扫把精神”奖励措施,在符合法律和程序的种种合法官议中,他是否愿意将扫把送给自己,那就后待有期了。

作者:陈来安

“重重孙”的儿孙

中国中央政府所属的部和委员会(合称“部委”),机构繁杂臃肿。在今年3月间举行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合称“两会”)上,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炮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等中央部委机构,指一些中央政府部门的下属单位有百多个。他打了个生动的比喻,说这些部门是“既有儿子部门、孙子部门,还有重孙子、重重孙子部门,三五个人就成立个部门,挂个牌子就收费。”

老子-儿子-孙子-重孙-重重孙……这使笔者想起了中国古代寓言《愚公移山》中愚公说的那句话:“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地延续下去,为的是一代又一代地挖山不止,把太形王屋二山移走。儿子部门、孙子部门、重孙部门、重重孙部门,如此繁衍,机构越来越繁杂,越来越臃肿,子子孙孙一代又一代地吃皇粮,一座座粮山将被吃空,实在可怕。

李金华所说的“重孙子”,也就是“重孙”或“曾孙”——孙子的儿子。父-子-孙-重孙子/ 重孙/ 曾孙,从本身下数,是第四代;到“重重孙”,也就是重孙子/ 重孙/ 曾孙的儿子——玄孙,是第五代。现代社会,一个家庭而能五代同堂,已不多见。

“重重孙”往下,李金华没有再说下去了,因为“下属单位有百多个”。不过,笔者倒是曾经接到过读者来信,询问“重重孙”即玄孙的儿子如何称呼。

玄孙之子为来孙

《尔雅·释亲》告诉我们:“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kūn,昆)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雲孙。”《尔雅》的作者郭璞说到这儿不再说下去了,为什么呢?他在注解里说,“(雲者)言轻远如浮雲”,也就是说跟祖先的关系好像浮云一般,已经十分疏远了。

“雲孙”是第七世孙,从本身算起,已经是第九代了。“仍孙”和“雲孙”并称“仍雲”,泛指子孙后代。

古人还有一种说法:自“玄孙”以下,统称“耳孙”,意思是他们离曾祖、高祖更远,不过耳闻罢了,故用以泛指远代之孙。“耳孙”之“耳”,读ěr或réng。

作者:汪惠迪

官架子

这是一个蛮强烈的对比。

一边是新任首长没有随扈陪同,也没有皇亲国戚簇拥,独自搭乘班机,而且坐的还是经济舱。

一边是新任副首长要求教育局在上课时间聚集500名来自12所淡小的学生,只为了送他们眼镜。

劳师动众,就是摆官架子的其中一种表现。

还有两个听来的故事。

一个新科议员在中选后公开说,投他的选民不用称他“YB”,但据说中选迄今不过一个多月,私下已落得“得意忘形”的评语。

另一个在野很多年竞选多次失利,如今当了州行政议员的新贵,奉承的人多了,出入时不但前后有人簇拥,还有随扈陪同侍候。

下巴仰起45度角,走路要有人前呼后拥,也是摆官架子的一种表现。

为什么要摆官架?

一名当了官的政治朋友充满无奈,但也耐人寻味地说了一句话:“当官,要懂得官架!”

他指的是面对那些蝇营狗苟的官僚而言。因为对这些底下的官僚而言,官架就是官威,他们才会乖乖听话做事。

但是,官架摆久了,就会以为头顶的官帽就是自己的大脑袋,也以为坐的官位是自己的屁股。

17世纪法国文学家蒙田的《蒙田随笔》有段话当为借鉴:“我们不用踩高跷,因为踩高跷,仍用自己的腿走路;在世界最高贵的宝座上,我们坐的仍是自己的屁股!”

作者:许国伟

母亲节快乐!

母亲节即将来临,你是否买了表达心意的礼物要送给妈妈呢?到现在仍毫无头绪?没关系,扭开电视、翻开报章,排山倒海的资讯该有一样让你称心。

每年母亲节前,各家商店广告与百货公司的强力促销,送上礼品就是感恩的宣传概念,已让母亲节逐渐形式化为商家的另一个消费战场,而商品已逐渐取代人们对母亲的感恩,对某些人而言,庆祝母亲节也变成了每年的例行公事。

最被商业化的节日

美国是于1914年,定母亲节为全国假期。而今天,母亲节已成为美国其中一个最被商业化的节日,就算美国经济现已受到次贷风暴影响,最新的消费指数直落5年新低,但消费者仍在母亲节大量消费,虽然消费额低于去年,但今年的总消费也估计将达158亿美元(495 亿令吉)。

根据全美零售商协会(NRF)的《2008母亲节消费者调查》,今年美国消费者的确打算为母亲购置礼物,消费额仅仅略低于去年。

调查显示,与去年的139.14美元(411 令吉)相比,今年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将为138.63美元(434令吉)。总消费额预计达到158亿美元。

该项调查也显示,84.2%的消费者准备庆祝母亲节,大多数计划买一件贵重的礼物而不是许多件小礼品。

这在珠宝消费领域尤其明显;虽然准备买珠宝的消费者百分比有所下降(相对于去年的32.8%,今年是29.7%),但是与去年的21亿美元(66亿令吉)相比,今年他们准备为母亲们购买珠宝的费用将超过27亿美元(85亿令吉)。

而在本地,成为母亲节消费战场上的商品选择更多元化,除了珠宝之外,还有按摩椅、燕窝、电视配套、香水系列等。绝对有一个是消费者认为可与对妈妈那一份感恩之心划上等号的礼品吧。

一个感性缅怀之日

但除了礼物及康乃馨之外,你对母亲节的认识又有多深呢?我上网查了一查,原来这一个作为感谢母亲的节日,最早的庆祝仪式发生在古希腊。惟之后在不同的国家欢庆日期并不一样。

然而,多数国家如美国、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和比利时,都是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而大马及多数区域国家也沿用了这个日子共同欢庆。

但你是否知道,作为提倡母亲节的创始人,安娜洁维斯却穷其晚年阻止她曾热烈倡导而实现的节日。因为在她眼里,母亲节原初的意义已经被商业化的庆祝活动所抹灭。她甚至因为阻挠一个为战争筹款的母亲节义卖会而被捕,义卖会上所贩售的正是安娜母亲喜爱的白色康乃馨。

在她去世前,安娜对一个记者说她非常后悔她为这个节日催生,并强烈的抗议:“这不是我当初倡议母亲节的目的,我期望的是一个感性缅怀的日子而不是一个利益满足的时刻。”只要有心感恩,天天都是母亲节。祝天下妈妈,母亲节快乐!

注:1907年,费城的安娜洁维斯(Ana Jarvis)成为了提倡母亲节的创始人,并极力说服教会在她母亲去世两周年时,即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她举行一个纪念仪式。安娜用了母亲最喜爱的白色康乃馨佈置会埸,以代表母爱的甜美、纯洁与永恆演变至今,红色康乃馨就成了母亲节的代表花朵,而白色康乃馨则代表母亲已去世。1914年,美国正式指定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为母亲节。

作者:唐淑菁

站起来

班长:起立……

老师:岂有此理,这位同学,为什么全班同学都站起来,唯独你一个人还坐着?

班长:老师,这是校长赋予阿星的特权。

老师:什么特权?

班长:永远不用站起来的特权。

老师:为什么他有这种特权?

班长:因为他不良于行。

老师:他可以试着用双手支撑起立啊。

班长:这当然也可以,但校长说阿星是班上的弱者,我们不应该挑战他的特权。

老师:话虽如此,要是他永远依赖特权,就永远站不起来。

班长:无所谓啦,双脚无力的加巴星在国会不也被人嘲笑,要他站起来,结果他还不是一样办不到?

老师:不、不、不,加巴星虽然坐着,但他的尊严是站着的!

班长:老师,那么要加巴星站起来的人,他的品格是不是已经倒了下去?

老师:你说呢?

作者:陈福星

大家都是“依法”办事

唸企业管理课程时,有商业法律,唸到我头昏脑涨,成绩是一般。却也因此对法律有点兴趣,但主要阅读,则是法律哲学,只是所读太少,因此法律知识水平,与市井小民差不多。故对许多稀奇古怪的事,都感到莫名其妙。许多事情,不会去做,因为道德;另有许多事,不敢去做,因为以为法律上有问题。

但许多人所作所为,明显失德,东窗事发被追究,却振振有辞说是依法行事,或是曰在法律上没问题─因为根本没有“法律”可以管他们。

目前全球粮食荒,粮价暴涨,我国的情况算是比较稳定,但政府也不敢忽视。已经宣布拨款40亿,在砂州生產稻米。选择东马,因西马已经没有土地;相对之下,砂州仍有庞大空间可以发展农业,生產粮食。半岛所剩土地有限,必须妥善管理。我国承继了英国殖民政府的管理机制,虽然独立以来从未按章行事,严格管理,例如森林砍伐之后,必须重植,以保养水土,復修生態,並確保森林可以生生不息的供应宝贵的热带硬木。但全国多州,已砍到无树可砍,但重植森林的面积,是否已达0.0001巴仙?我国有“永久森林保留地”,意即这种森林,是永远不准砍伐以售卖木材,也不准把土地转移作其他发展用途,无论是商业或农业。但雪州的士拉央有一片13依格的森林保留地,为雪隆两地所剩下面积不大绿肺,竟遭砍伐。这不是犯法的吗?

我们家门口的树,即使岌岌可危,將倒下压屋伤人,若不在屋地的范围內,也不可以砍。否则,市议会或县议会可以引援法律对付。这在先进国,更是非同小可的重罚。砍树,须得有司法批准。可是,国家和州法律上清清楚楚界定是森林保留区,上述的百年古木,不但被砍,该地也会变成花园屋。这是奸商无法无天吗?噢……非也,乃前任雪州政府所批准。砍伐森林保留地,供“发展”,这並非首次发生在大马第一个先进州了。在全世界这都是犯法的事,但在先进州却是合法。

三八大海啸发生后,媒体大幅度报导,政权易手的大马第一个先进州,有许多人在州政府办公室搬动、销毁、焚烧文件。任谁看到也会说是犯法、非法、违法,无法无天的盗窃、破坏罪行。肯定是刑事罪,应该会被逮捕、坐牢的。可是,就像霹雳州的新政府上班,面对50年的老店,竟然空荡荡,找不到文件,无法办公一样。而搬动、销毁、盗窃官方文件的罪犯,竟然没事,无人过问。看来,他们所作所为,正如大耳窿,敲骨吸髓,迫到许多人家破人亡的大耳窿,总是可以逍遥法外,因为没有法律可以管制。

最新一单丑闻,我们看起来也是明显犯法,先进州的议员夫人俱乐部,有大批倒霉的善长仁翁无可奈何被迫捐献的义款,夫人们来不及用完,竟然敢敢乾坤大挪移,转到部长夫人们的户口去。精通法律的律师公会说是违法,是涉及失信贪污,是刑事罪,但夫人的大头目宣称她们可是依法办事,把来不及用完的990万,转给別人,没有犯法。

唉呀呀。我们不懂法律,明明看起来犯法的事,犯了法就会被捉,会坐牢。可是,当官商合作,什么犯法的事,都是合法的。这是法律的奥妙所在。普通人若作了,就是犯法,坏人、商人、官人作了,就是依法又合法,或至少法律拿他们无法,无法管他们。

作者:黄子

上廉政课培养廉洁价值观?

外交部长莱士雅丁建议,政府必须强制所有政治领袖,包括正副部长、国州议员参加大马廉正学院举办的廉政课程,以確保他们可以全面体验和实践廉政的原则。他认为︰“如果我们无法使政治人物参加有关课程,我不敢说我们已经成功培养廉洁的价值观。”

上廉政课程能使政治人物“具备廉洁的崇高价值观,成为人民楷模”吗?首相阿都拉2003年上台以后,风风火火地推行国家廉政大蓝图。

如今4年过去,人民看到了什么清廉政绩?倒是年復一年的国家总稽查司报告,让人民看得目瞪口呆,嘆为观止。

为何国家廉政大蓝图沦为纸上谈兵,没有发挥肃贪效果?原因很简单,大家都知道,就是缺乏严厉执法!反贪污局只能调查,没有提控权。这么多年来,多少涉及达官贵人的贪腐案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不了了之?为何“证据不足”?查案的官员有没有疏忽职守?失职的官员有没有受到惩罚?

年年出炉的国家总稽查司报告里头白纸黑字的贪腐事件,有多少贪官污吏被提控?那么多诱人的利益在眼前,贪腐的数额越来越大,从中得益的人越来越多,可是被揪出来的人却那么少,遭到严厉惩罚的人更少,贪腐的雪球还能不越滚越大吗?廉洁价值观还能抵挡得了那么多贪官逍遥法外的诱惑吗?

其实,要真正严打贪污腐败,相信政府心知肚明应该怎么做,就是把所有涉及这类案件的贪官污吏,无论身份地位一一揪出来,依法严办,才能收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捉小鱼放大鱼的杀鸡儆猴式处理方法,已不再是人民所能接受的肃贪政绩了!

毫无妥协的严明公正肃贪执法,就是培养廉洁价值观的有效方法之一。问题是,政府领导层有这个魄力、勇气和决心,作出大刀阔斧的改革吗?

作者:尔尔

国会直播不应取消

经过一场激烈並对国家与人民毫无意义的“口水战”,一些国会议员及內阁部长表示赞成取消由第一国营电台现场直播的国会会议。理由是为了避免反对党议员滥用这项措施,更为了不浪费纳税人的钱,浪费时间去观看毫无內容可言的会议。然而,笔者对此不以为然。

政府好不容易在3月8日政治海啸后同意现场直播国会会议,让人民能观看国会议员在国会里的表现。目的也在於希望借著直播,让议员们在会议中能提出更有建设性的言论,避免议员在开会时胡说八道,更希望借此提升议员们的素质。这也无形中提升了媒体传达政治资讯的透明度。

然而第一天的会议现场直播,人民所看见的是议员们搁置大事不谈,却为小事爭辩的无聊情景。本应庄严尊贵的国会叫囂声此起彼落,烟硝味四起。我们经常嘲笑其他国家如台湾的国会会议,五十步笑百步吧!

政府不该就此取消国会会议直播;反之,应该延长播放国会会议。这不但能让人民清楚看清各个议员在国会里的表现,也能让人民知道自己所选出来的人民代议士是否有將平民百姓的民声和问题带进国会討论,是否有负人民所托?人民也能借此机会看清国会议员们的真面目以及个人操守与道德涵养,並以此来决定来届大选的选择。

笔者对於政府欲取消国会会议直播的想法感到不解。因为取消直播並不代表就能建立一个有素质的国会,也不表示就能解决问题。少了现场直播的牵制,议员们还是一样会作出不可异议的行为。尤其是一些常做人身攻击及提出没有意义的理论的议员,肯定会变本加厉。

有些议员认为会议现场直播只会被反对党议员利用来做欺骗人民的“个人秀”。这番言论已低估人民的智慧,因为人民在观看国会会议后,自己是会分辨是非的。国会会议现场直播若被暂停,只会让人民觉得政府是在尝试掩饰自己在国会里的言论,这將使人民对政府的改革意愿產生怀疑。因此,暂停国会会议现场直播一事不可行。

作者:吴奕品

我教华文也沉重

杨邦尼在4月5日《六日谭》的文章说道,面对以考试为终极导向的华小华文,叫他很沉重。我作为前华小教师,非常瞭解他的感受。如今“升任”中学华文教师,有感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工作里头,面对眾天之骄女骄子,往往百般无奈,陪太子太女读书的感受縈绕心头。

SPM华文科分二张试卷,应用文、作文、改写、白话文言理解、名句语法唐诗宋词等夹杂其中,像一道罗惹,学生非练就百般武艺,不能应之。教授高中华文,老师也要当武林高手,往往顾此失彼。加之学子考试心態至上,往往重理轻文(城市吾不知,乡镇学校,据吾观之,是如此),特別是华文,学习心態大多被动。教授中华诗词时,普遍朗诵著名如《早髮白帝城》、《枫桥夜泊》等诗,学子如鸭子听雷。为了教学相长,教授诗词之前,我喜欢背诵几遍,然后在课室里“脱稿”教学。

一次,我陶醉於古人优秀结晶,尝带领学子开启心灵的美,有个精英女学生冷不防冒出一句:老师,你到底背了多少这些东西?我看到她充满不屑的眼神。坦白言,那一刻,那句“东西”,真叫我伤心!

这年代,传授华文教育,真像陆放翁说的难,难,难!当华文老师难,当个“称职”的华文老师更难,当个让皇帝学生对华文拋掉功利心態,真心真意爱华文的老师,难上加难。吾不才,力有未逮。每上华文课,千方百计,总想如何取悦未来栋樑,往往不买你的账。

学生在我授课之时,兴趣缺缺不说,面不改色在我面前作其它科目的功课是等闲事儿。课本不是没有就是没带,交代的作文课业,只交来四五本。真的必须承认,我是个失败的华文教师!

试卷一的应用文,只要把格式写对,內容几是千篇一律。考的是技术,非语文。这样的课程技能,说句不好听的,乏味。至於改写,虽说还考学生语文能力,但已有標准答案模式,还是有所局限。因此,我把时间都花在古文诗词,原因只有一个,少谈考试,让他们多接触优美的中华宝藏,欣赏古人驾驭文字的功力,文字的优美;进而提升鉴赏能力,开启美的天窗。

我承认,教学诗词,我往往天马行空,天花乱坠。但仍然单纯地想与学子们分享优秀的文学作品。没想,惹来一位满有性格的女生“投书”表达不满。文中,该女生文字功力不赖,满有思想。其中一句:敢问江湖谁笑傲,考试成绩见分晓,请您不要编造美丽的谎言来逃避现实。標准考试主义者。

以成绩论笑傲江湖,可见对考试成绩的看重。读著读著,心头莫名的沉重!

正课之余,我到另一所中学教授课外母语班。学生当母语班,可有可无。平日姍姍来迟,要不乾脆几个星期人间蒸发。我若嘮叨,景况更惨烈!我在前面口沫横飞,学生在后高谈阔论。可以肯定的是,遇有考试,肯定高朋满座。

我在想:学习难道就只为了考试?辉煌的成绩,就是辉煌的人生?学习只谈成绩,其它都是多此一举?这样的心態,现实得叫人心寒。不敢否认,追求满纸的辉煌,是学子的最终心愿,也没错。然而,笑傲江湖又如何,优秀品德,方见真幸!

当华文教师,吾差矣!我亦教华文很沉重!

作者:谢阳声

从根源探討粮食危机问题

有人会担心,当人口增长的趋势持续上升,几十年后,这个地球究竟会不会出现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等现象。人没有预想未来的能力,所能作出的推算也只停留在预测阶段,但是最近发生的全球粮食危机,不啻为上天向人们发出的一句警钟。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医饱五臟庙为个人的基本需求。隨著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这一代人享有的食物也比上一代的人更为丰富。很多人不是要求吃得饱,而是要吃得好。当用钱就可以轻易买到食物的时候,很多人漠视了食物的重要性,以为米饭可以唾手可得。因此全球各大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却逐渐忽视了保留或增加农耕地,以致今年受到全球暖化的影响,很多国家稻米欠收,国际米价急剧飆升。

很多人不能够忍受手机没电,电脑系统故障等,但这毕竟只会造成经济损失,但是如果人不能获得三餐温饱,势必造成社会治安动荡。

世界银行日前估计油价和粮价上涨,將引起至少33个国家的社会动荡不安。邻国菲律宾发生一连串的示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农业部长慕斯达法日前表示我国有足够稻米供应,可满足內需。迄今为止,也没有出现人民像香港市民疯狂买米的情况,但是我们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我们只能生產70%供內需的大米,余下的30%需要进口补足。

首相阿都拉表示將展开大规模的40亿令吉米粮计划確实是一个好的开始,但我们还有很多计划必须推行,才能贯彻这个米粮增產安全政策。

多年来,由於发展需求,许多农作地已转变成商业用途,以满足建造各种商业建筑物的需要。再加上十多年前由於棕油价高以及生物燃料对棕油的高要求,许多农民纷纷转向种植棕油,最终导致我国也成了稻米进口国之一。要达到稻米自给自足,政府必须制定相关法令,以禁止农耕地被转成商业用途。作为折衷方案,当农耕地被转为商业用途后,发展商应以相同面积的农耕地作为补偿,才能避免农耕地被发展逐渐侵蚀。

另外,政府除了提供失业大学生前往各大商业机构进行再培训之外,其实可以提供课程以及奖掖,甚至是奖学金供大学毕业生进行现代化的农业耕植。除了解决失业问题更可提高粮食產量,可谓一举两得。

在全球粮食价格高涨的大环境之下,政府继续提供津贴统制品確实能减少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负担,但这是一笔为数不菲的开销。必需品的补贴已从350亿增加至400亿令吉。长期而言,这势必將增加国库负担以及导致一些发展计划缺乏资金。因此政府必须提高生產力及竞爭力,才能让津贴机制利民之际,又不会增加政府的负担。虽然完全取消津贴机制將导致民眾生活艰剧,但是长期干预自由市场的津贴机制在通货膨胀时代能生存多久確实是个疑问。

这次的粮食危机还不至於世界末日,但是给人类带来的讯息已经非常明確。若人类继续因为发展需求而忽略农耕地存在的必要,以及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导致地球暖化,人类在將来的日子將更面临更巨大的粮食危机考验。

中国总理温家宝的一席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说明了粮食自给自足在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倘若全球粮食產量继续欠收,当其他国家相继出台禁止稻米出口令时,稻米进口国如我国势必深受其害,这是国家领袖必须正视的重要事情。

作者:郭健平

朝野合作才能多贏

虽然大选带来新的政治格局,但是除了民盟州政府宣佈一些减轻人民负担的好消息,就没有太多实质的正面发展,国家政治仍然混乱,未来的路向也不知在何方。

朝野政党的心態还是大选前的对抗、零和,譬如在国会为了表演而吵闹、中央政府有意停止一些州的发展计划、执政党反对集中养猪计划、行动党州议员还在內安法令下被扣,以及甲州议员被警方逮捕。对抗不只耗费资源和时间,也製造政治的不稳定。

所以,国阵和民盟应该认真思考合作,合作將为国家和人民带来许多好处,包括以下几个领域:

一,確定未来方向:两个阵营可以举办圆桌会议或峰会,认真探討人民在308大选所传达的讯息,鑑定国家政治的方向,从而结束国家独立50年来种族未能融合、政治未能开放的局面,让国家从种族政治走向自由民主。只有让种族政策终结、消除土著和非土著之分,国家才能找到新的政治宏愿。

有了新国家政治理念,才能够压制极端的和宗教思想,也有望加速国家改革、提升竞爭力、振兴经济。

二,稳定国家政治:大选后政治不明朗,因此双方达致协议,不收买议员、不玩弄骯脏手段,可带来稳定,让外资更有信心。

三,修改宪法和不合理的法律:失去三份之二议席的国阵政府计划在7月修改宪法,成立司法委任委员会,这必须得到民盟的支持。

除了修宪,朝野也可以合力检討阻碍国家进步的法律,包括出版、官方机密和警察法令,让国家和全球化接轨。

四,增加粮食生產:由於土地是州政府的权限,因此要增加粮食產量,必须得到州政府的合作。民盟州政府能够提供荒芜的土地,中央可以供应资源,双方携手,几个月就可以做出一番成绩。

五,加强治安:民盟將逐步控制地方上的组织和网络,它可和中央执法单位配合,铲除地方上的牛鬼蛇神,保护人民。

朝野能够合作是国家的福气,但目前这还是一种理想,因为政党人士还不够成熟,也缺乏歷史机遇。朝野合作,还需要等待。

作者:林瑞源

21世纪的新闻自由

如果不是看到《星洲日报》的社论,我还不知道上星期六(5月3日)是世界新闻自由日。

联合国在1993年宣佈设定这个日子,是为了维护新闻自由的基本原则,探討新闻自由,捍卫媒体独立性,並对在工作中献出了生命的记者们表示敬意。

我上网寻找各大报章,只在《今日美国》网上看到了一则有关新闻,那是《法新社》报道联合国保护新闻工作者委员会谈到过去10年在13个国家,共有199个新闻工作者被谋杀,但这些国家的政府,却让凶手逍遥法外。

世界新闻自由日,是属於新闻工作者的特別日子,为什么不见新闻工作者在自己工作的平台上,大力宣扬呢?

世界有没有新闻自由?可能是许多新闻工作者都在质疑的问题。

有些国家有很大的自由尺度,有些国家的新闻工作者是执政者的传声筒播音机,有些享有有限度的自由,最后关头还是得看多方面人士的脸色。

可能新闻工作者们都心知肚明,新闻自由只是一场梦,但也有坚守新闻自由的原则,决心负起天职的新闻工作者,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只为说明真相。
 
今年联合国就颁发了世界新闻自由日奖给墨西哥一位女记者利比亚罗小姐(Lydia Cacho Ribeiro),表扬她不畏强势,即使面对死亡威胁、司法控诉,也继续不断的暴露政治贪污、 犯罪组织、家庭暴力等社会黑暗的一面。
 
我衷心佩服比亚罗小姐的勇气,也庆幸她还没有受到迫害。因为敢怒敢言本来就会树敌无数,在公开媒体上数人不是,揭人疮疤更令人难忍。

但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躲在虚渺的电子媒体之后,要数人不是,揭人疮疤是安全得多了。要把网络里的告密人,煽动者揪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新闻工作者还在爭取新闻自由的时候,在网络世界里,自由就是隨心所欲。

所以当我看到联合国设定世界新闻自由日时指出,政府应该確保有新闻自由,让人民、机构可以自由的得到信息,让新闻工作者可以自由报道这宣言时,我看到了时不与我的痕跡。
 
但是,今天许多国家的政府,还是看不到这个问题。虽然专制政府还是有办法管制网络世界,但是与一群在虚渺电子无国度世界里面的人,玩猫捉老鼠的游戏,那肯定会像猫与老鼠卡通片里那只老猫一样,被搞得筋疲力倦。

新闻自由,在21世纪有了不同的定义。地下新闻不需有人赐予他们自由。

作者︰林凤英

確保火车服务安全

火车应该是意外机率较低的公共交通工具。尤其是在大马,火车轨道不会因为地震而移位,司机也不会像一些巴士司机那样隨意超速驾驶;因此,搭火车应该比搭巴士更让乘客放心。

然而,近两个月却频频发生火车出轨事件,其中3宗更是导致人命伤亡!

3月19日,一列北上运载铁条的火车,在距离金马士大约7公里的森林地带出轨翻覆,造成一名火车司机被压死;4月5日,靠近柔佛新甘拔士火车站发生货物列车出轨事件,导致8个火车服务受影响;4月9日,一列从丹南开往保佛的火车出轨而撞入河中,造成两名乘客丧命;4月26日,在柔佛居鑾巴罗往彼咯火车轨道上,一个运载发电机的火车厢意外滑出轨道,使300名火车搭客受困车上长达2个半小时。

最新的一宗火车出轨意外,则是前天一列从吉隆坡南下新加坡的火车,在芙蓉拉杭新村附近脱轨翻覆,造成一名司机死亡,4名搭客重伤,另有14名搭客轻伤!

以上列举的火车出轨事件,除了东马发生一宗,柔佛和森美兰各发生两宗。当相同的意外集中发生在某个地区,当局就有必要特別留意,看看问题是出在哪一个环节。

马来亚铁道公司应该检查柔佛和森美兰两州火车铁轨,並且全面提升维修,而非等到意外发生时,才在各別路段作出维修。

前天在芙蓉拉杭新村附近的火车翻覆事件,有州议员指出观察到铁轨枕木有腐烂的跡象,而铁轨下面的泥土也有潮湿和移位的现象。

当局有必要调查,雨季排水不良是不是这次意外的导因。

一些低洼地区,每当雨量特別多时就会淹水,连铁轨也浸泡在水里,影响火车班次服务。当局必须全面加强低洼地区铁轨的排水系统,確保雨水不会影响铁路交通的安全性。

除了铁轨,火车也需要时常维修保养,以確保在行驶时性能良好,保障搭客的生命安全。

火车意外除了会对本国人造成影响,也会让外国游客留下不良的印象。火车服务不安全,即使火车站和月台建得多么华丽,也是没有用。

近两个月实在是太多宗火车出轨意外,希望不会再有下一宗。

作者:许钦斐

展现泱泱大国风范

今天的中国,人人都说,將成为强权大国,並且有朝一日將取代美国的地位。中国在经济上的表现已经让世界见识到了,中国也期望在世界事务发挥其作为大国的权威。

然而,中国目前在举行奥运会前面对的困境,正考验著中国作为大国的表现。

中国人正將所有抗议和呼吁抵制北京奥运的声音,视为是“反中国的”,而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出现的抗议和干扰,更让他们感到尷尬和愤怒,认为中国的自尊遭到了践踏。

但是,中国人在奥运圣火传递期间,尤其是在韩国,粗暴对待抗议者,则是让自己从原本的“谴责者”位置掉入了“被谴责者”的处境。

事实上,当奥运圣火在各地传递期间遭到示威者的干扰和抗议时,所有明理的人都会谴责他们,但中国人以暴力反击示威者的行为,所有明理的人也不能接受这种“以暴制暴”的行为。

中国一直高喊和平崛起,但现在愤怒的中国人的表现,却让世界更加忧虑。

现在,中国政府和达赖的特使会谈了,儘管有人认为这是受到西方的压力而不得不採取的行动,但这无疑是中国政府扭转形象的一次机会。

然而,中国不能採取两手策略,一边会谈一边放话指责,这样无助于解决问题,也无法让人看到中国的诚意。中国必须展现泱泱大国的气度,以理说人,才能让人折服。

在奥运倒数100天之际,中共喉舌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微笑面对世界》的社论,正说明了,当世界对中国的强大感到疑虑时,中国更需要微笑面对世界。

这个微笑不是諂媚、不是討好,而是不以强势姿態、不以“所有反中国的都是看不得中国好”的心態,来面对世界。就让世界见识中国为泱泱大国的风范吧。

作者:熊淑丽

西方与奥运

读了郑丁贤27-4-2008发表在《夜雨晨风》的“中国人,何必发怒”,我也有话说。

(一)自由民主的社会,是能包容中国网民的喊叫与示威抗议的。

(二)谁扭曲奥运和平、谅解、团结?从3月24日希腊圣火燃起第一天起,3个白种人举著“西藏旗帜”,打断中国奥运代表刘淇的演说,接下从伦敦、巴黎,甚至残障圣火手金晶遭到敌视京奥份子的抢夺与扰乱,应说是別有居心者扭曲奥运意义。

(三)纳粹时期,德国火炬手以敬礼方式宣扬日耳曼人的优秀,德国民眾欢腾;但这次京奥圣火传到最后一棒,並没喊“中国万岁”或“共產党万岁”,显然是两回事,不恰当比喻。

(四)中国的人权问题是中国內政,西藏问题国际化与政治化,是別有居心者要分裂中国的言论。站在现今国家主权的立场,没有任何国家或人可对別国主权指指点点,这是世界游戏规则。

(五)既然说美国、韩国、西班牙、澳洲、希腊,有民主人权的问题,又认为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同民主人权价值观;这是一厢情愿的说法,难道这些国家没有警察或监狱?再问一下:美国进军伊拉克,杀害无辜百姓,是不是美国政府有普世人权、民主的价值观?为何美国可以肆意侵佔而有人权,而中国在近代被西方列强欺凌而没有人权?

(六)中国全国运动会肯定是中国人的事;但奥运主办权是世界奥委会三轮票选所得,不是中国要怎样就怎样。世界奥委会是公正严格的机构;中国在2000年申办,以微差票数败给澳洲。为了奥运,中国改善了人权与整个大环境,达到奥运鑑定標准,世界人民通过奥委会才相信中国有主办能力。2008年京奥是世界奥委会指导下进行,为甚么中国主办奥运会就有政治议程,这议程是甚么?

(七)CNN在19年前天安门事件绝对扮演大角色,它的图片引起全球一面倒猛烈抨击中国政府,中国几乎变天。这次中国通过科技鑑定了西藏暴乱图片的造假;CNN是反华的马前卒。

这次京奥圣火事件不是偶然的,说到底中国和平崛起后,引起西方的恐慌,它们刻意分裂中国领土,削弱中国的综合实力,为的是想推翻世界唯一的社会主义政权强国,也是东西冷战的延续,身为炎黄子孙应认清这事实。

作者:刘隆昌